千百年前

人們往返于山野城鄉之間的道路

我們稱之爲“古驛道”

早在2000年前的南粵大地上

人們就開闢了“連州秦漢古道”

將中原大地與嶺南銜接起來

後來一條條古驛道出現在廣東的版圖上

無數的嶺南人通過這些古驛道

走出廣東,走向世界

將嶺南的故事傳播至全球各地

現有着一羣熱血的中國青年

他們響應廣東青年古驛道旅遊線路設計大賽號召

憑藉着對古驛道的興趣與熱愛

以及不怕累不怕苦的研究精神

親身體驗了古時人們行走於古驛道的情景

並重新設計了依託古驛道的旅遊路線

挖掘了古驛道珍貴的旅遊價值

最終有10支隊伍突破重重難關

於昨天齊聚廣州

在廣東青年古驛道旅遊線路設計大賽決賽

擦出精彩火花

廣東青年古驛道旅遊線路設計大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聯合主辦,由廣東省青少年網絡協會、共青團華南理工大學委員會和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共同承辦,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城鄉和住房建設廳和廣東省體育局作爲比賽指導單位。

比賽以“青春與古驛道的碰撞”爲主題,目的是保護與傳承中國歷史文化,推動旅遊轉型升級,豐富旅遊產品供給,鼓勵我省青年挖掘、盤活南粵古驛道及沿線旅遊資源。

參賽者要從規定的十個比賽區域開展旅遊線路設計,旅遊線路需要體現廣東南粵古驛道風土人情、文化並符合青年旅遊興趣愛好以及出行習慣。

(點擊上圖回顧大賽報名推送)

本次大賽從2018年7月開賽起備受矚目,共吸引中大、華工等省內近60所高校以及超過50個社會團體的247支隊伍報名參賽,超過10萬人次點擊關注。經過初賽、複賽評審以及網絡投票等環節,共有10支隊伍脫穎而出進入決賽。 -----

-----

決賽當天(11月15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國際樓B106會議廳早已坐滿了來自各地的觀衆與參賽隊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陳波、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副書記唐銳、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朱敏出席了決賽並致辭。

現場觀衆參與熱情高漲

陳波在致辭中提到,南粵古驛道是先輩們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我省重要的旅遊資源,是五嶺以南、百越之地融入民族大家庭的見證,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載體。

▲此次大賽所列舉的十條南粵古驛道

隨後,在一個視頻回顧了本次大賽的點點滴滴後,廣東青年古驛道旅遊線路設計大賽決賽正式開始。各隊伍相繼上臺展示隊伍的努力成果——古驛道旅遊路線規劃設計作品,每支隊伍有5分鐘自由展示時間以及5分鐘評委提問答辯時間。

現場隊伍展示風采

各隊伍紛紛拿出看家本領:有的隊伍採用了表演的形式,訴說着古驛道上的故事;有的隊伍帶來了古驛道當地的特產,藉此來爲古驛道旅遊的宣傳造勢;還有的隊伍製作了精美的手冊,通過卡通繪圖介紹古驛道旅遊線路的各種詳細信息。

大賽評委專家們對各隊伍提出問題以及見解

經過各隊伍的精彩展示之後,評委們根據形象儀表、語言表達、團隊合作、成果彙報、情景問答五個方面給出相應的評分,最終決賽的獲獎名單如下。

一等獎獲獎隊伍代表與頒獎嘉賓合影

二等獎獲獎隊伍代表與頒獎嘉賓合影

三等獎獲獎隊伍代表與頒獎嘉賓合影

恭喜以上隊伍

憑藉着自身的實力取得了應有的成績

那麼問題來了

這些青年們爲古驛道設計了怎樣的特色旅遊路線呢?

粵遊君這就帶你回到昨天的現場

一覽參賽選手們的風采以及作品

一等獎

-----

-----

二等獎

-----

-----

三等獎

-----

-----

看完這些得獎選手的風采之後

粵遊君真的不得不佩服他們的腦洞

以及不怕苦的探索者精神

(據說每支決賽隊伍都親自前往自己所研究的古驛道喲)

現場的評委們也紛紛

對這些青年豎起了大拇指

讓我們來看看賽後評委點評吧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梁明珠

各個隊伍表現的相當出色,主要表現爲以下四個方面:

✿ 各隊伍從青年的視角出發去體驗以及研究古驛道,符合了本次大賽的主題;

✿ 在古驛道旅遊路線的設計之中,很好地將當地的文化體驗項目納入路線其中,做到了文旅結合

✿ 有的隊伍依託了自身的高校優勢,運用了大學學習裏的分析方法以及邏輯推導,使整個路線方案看起來更加合理;

✿ 一些隊伍加入了對該旅遊線路的市場以及經濟效應的分析,其專業性更上一個層次。

經過了這次比賽後

小夥伴們對古驛道是不是更感興趣了呢?

保護與傳承南粵歷史文化

維護以及發展南粵古驛道

你我也可以一起來加入到其中

還等啥

現在就買好車票

拎起揹包

約上三五知己

去探尋屬於你的古驛道之旅吧~

圖片來源丨張齊、南粵古驛道網、南方日報、廣州日報、金羊網等

關於南粵古驛道旅遊,你有什麼想法?

在下方留言告訴小編~

今日話題

溫馨提示:

小編每週將從粉絲回覆中評選出五位最佳回覆(神回覆),並送上神祕禮品~

推薦文章

國務院辦公廳開通

“我爲大督查提建議”小程序

問題線索、意見建議

歡迎大家掃碼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