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此同時,杭州、上海等華東地區的航空口岸由於國際貨運航班減少,不少跨境電商賣家也選擇把跨境包裹轉至義烏通過“義新歐”中歐班列發往歐洲。一家外貿玩具企業,疫情發生後訂單跌至冰點,通過參加平臺外貿型商家會場等活動,目前公司整體銷售情況已經出現明顯好轉。

央視網消息:投資、消費與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疫情在全球蔓延後,國內不少外貿企業的訂單被削減,有的甚至被取消,外貿出口面臨嚴峻考驗。海關最新的數據卻令人驚訝,4月份的出口同比出現了8.2%的增長,外貿復甦跡象明顯。記者調查發現,在逆勢增長的數據背後,是不少外貿企業正在藉助互聯網經濟轉型,有的已經成功突圍。

突圍方向一:打造“爆款”電商助力“出口轉內銷”

外貿企業的第一個突圍方向就是出口轉內銷,如何打開就在身邊卻又陌生的市場讓他們犯了愁。此時,互聯網電商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

目前,京東、淘寶天貓、拼多多等平臺都開闢了出口轉內銷的專區,助力外貿企業拓寬線上銷售渠道,已經吸引了超過10萬家外貿企業的入場。以京東的京喜平臺爲例,“出口轉內銷商家扶持政策”推出以來,已經打造43個萬單以上爆款,扶持百萬銷售量級以上外貿型標杆店鋪10個。廣東澄海是著名的玩具產業帶,受疫情影響,大量外向型玩具廠家損失嚴重。一家外貿玩具企業,疫情發生後訂單跌至冰點,通過參加平臺外貿型商家會場等活動,目前公司整體銷售情況已經出現明顯好轉。4月前半個月訂單量已經突破3萬單,到了4月底訂單量已經突破6.5萬單。

突圍方向二:藉助跨境電商直通海外終端客戶

外貿企業的第二個突圍方向,就是跨過停滯的貿易商,直接通過電商平臺把商品賣給海外終端用戶。

海外疫情期間,阿里巴巴的速賣通平臺,通過數據洞察海外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幫助商家轉型。4月中旬,平臺的“宅家消費新需求”專場活動整體成交額突破1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成交額月環比增長178%,假髮銷量翻倍,家電、辦公、玩具、珠寶等漲幅均超過了40%。這個“五一”假期,天貓海外更是用3天賣出21萬件內衣,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的消費者購買最多。

國家層面在積極推進跨境電商在外貿領域的作用。5月6日,國務院發佈批覆公告,同意在河北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目前國家共批准設立了五批共10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更多企業將享受稅收等方面的優惠。

突圍方向三:藉助中歐班列 解決物流難題

外貿企業的第三個突圍方向是藉助中歐班列,解決物流難題。

今年4月份以來,浙江義烏這家商務公司接到了不少訂單,公司主打的定製類飾品在歐洲市場反響良好。然而,很多貨運航班停運,企業面臨發貨難題。

浙江省義烏市開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聰:中歐班列每天都在發車,我們就轉變渠道,通過中歐班列把貨發出去。運費這一塊會比空運優惠50%,時效方面稍微比空運晚7到10天。

與此同時,杭州、上海等華東地區的航空口岸由於國際貨運航班減少,不少跨境電商賣家也選擇把跨境包裹轉至義烏通過“義新歐”中歐班列發往歐洲。

浙江省義烏海關郵件監管科工作人員 宋堅勝:以前來講,平均每天只有1到2萬,在疫情期間,每天跨境電商的商品量是突飛猛進的,基本上維持在每天5萬票以上。

去年10月,中歐班列正式開通運輸跨境出口包裹業務,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企業選擇中歐班列運輸包裹。

據義烏海關統計,今年4月份,義烏跨境出口包裹呈現井噴式增長,當月出口包裹達146.6萬票,同比增長867.2%。

義新歐貿易服務集團副總經理 方旭東:班列是接力方式的,人員不用進出,物流接力的運輸方式,在疫情期間是最合適的。目前來看,班列已經成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運輸的主通道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