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

《三国演义》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这些故事中用到的乐器都是古琴

对于斫琴师唐伟星来说

古琴从来不是传说

而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今年60岁的他

凭借着一颗对古琴追求完美的“匠心”

全身心投入到制琴技艺中

既严格遵循传统手工制作

又对古琴的外观、内部结构及髹漆工艺加以改进

总结了一套渐趋成熟的制作流程

被评为南岸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山一户 一师一徒

在南岸区南山深处

隐居着一山一户,一师一徒

一门心思继承着传统制琴技艺

没假

说的正是唐伟星和他的徒弟

并且

他们制作的

是非常考验技术的古琴

唐师傅手把手向徒弟传授技艺

那间工作室

在距离南山抗战遗址博物馆

近800米的小路尽头

那是一处民房改建的

白墙黑瓦

入眼一片草树葱茏

屋内三间房

其中两间工作室

一间用作木工,一间用作上漆

一间设置书房

余下打通变成大厅

唐师傅正在为古琴调音

好客的主人唐伟星精神矍铄

身材健壮黝黑

但凡来客进门,便沏茶接客

他身后

可见沿墙高挂的十余张古琴

有蕉叶式、伏羲式、神农式、落霞式等

黑漆白弦

另有香茗一壶

木雕几处,立轴字画各安墙边

能感觉得出

这家主人擅制琴,擅生活

遵循传统 创新发展

古琴制作从古至今

都是一项复杂、艰辛的工作

从选材、设计形制、挖腹试音、

配件安装、刮灰上漆、

上弦调音到最后完工成琴

要经过200多道工序

为确保质量

唐伟星始终遵循着手工制琴的传统

唐师傅正在测量古琴的厚度

“制作一把好的古琴,每个环节都应是手工制作而成。”

唐伟星说起古琴制作

话语就停不下来

“斫琴的过程中,

要时刻感受木材的厚薄、材料的松软,

以此来决定槽腹的深浅。”

如果力度太重挖薄了

声音就会太空

如果没有到位

声音就会太实

唐师傅敲打旁听,判断木材的可塑性如何

“斫琴不但要有对传统音乐审美的正确把握,

再有对古琴音色的深刻理解,

乃至掌握高超的演奏技巧,

再加上极强的动手能力

才可以斫制出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好琴。”

为了提高制琴手艺

唐伟星可没少遇到难题

除了前辈口授手传外

系统阐述古琴制作的文献资料不多

目前仍然保留完好的历代古琴

又难以了解里面的构造

使得古琴真正的制作技术

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唐伟星只能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

对古琴的外观、内部结构及髹漆工艺加以改善

逐渐总结了一套完整成熟的制作流程

此外

他还广泛结交古琴名家以及古琴艺术爱好者

相互切磋研讨,传习观摩

在传统基础上融入自身经验

实现了古琴技艺的创新发展

— end —

本文由服务南岸整理出品

部分资料来源南岸报、重庆晚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