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學校應該已經都期中考完試了,每次考完試,總會有家長在羣裏說,這孩子這些題都會,就是太馬虎……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爲什麼你的孩子總是馬虎?我自始至終都不太認同馬虎的說法,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我認爲,如果簡單地把孩子應該會的題目做錯歸結於粗心,就會掩蓋很多真相,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卻沒有找到問題的實質,無法採取正確的措施進行彌補。說馬虎其實是好聽點,說的不好聽點,其實就是根本不真的明白這種類似的題,對這種題一知半解,發揮好了,頭腦清晰了,可能會做對,稍微迷糊一點,然後這個題就做不對了,也就是說這種類似的題並不是次次都會做。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準確度不夠,考試失誤的主要原因是練得太少了,基本概念不清楚,不夠熟練,準確率低,習慣不好。所以說,考試從來沒有粗心這回事,我們必須通過“粗心”看到背後反映出的問題。

那要怎樣改變這種我們所謂的“馬虎”呢?那小編覺得唯有多做題,多分析,多鞏固知識、加強理解、培養能力、掌握規律的目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