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黛螺頂寫真:不登黛螺頂,不算台山客

文圖/二指禪掌門

在五臺山,黛螺頂算不上高聳

400米的垂直高度與名聲似乎並不相符

1080級臺階的“大智路”

連接着俗界和佛家的牌樓

石獅和山門也似佛菩薩的示現

俯瞰衆生的煩惱

斬斷愁絲從來都是信徒的首要任務

四大天王在大殿靜候,文殊菩薩在大殿靜候

誰能幫你?沒有。修行其實靠的是自己

而不是奢望佛菩薩爲你做什麼

當然,在朝拜五方文殊的“大智路”上

鳥瞰四周美景色也是修行

如天梯般陡立奇峭的山路在伸延

清風作伴,是否一步一叩首不再重要

“百八煩惱”的消除,外力只是輔助

文殊菩薩的智慧不會施捨給所有人

從名“大螺頂”到“黛螺頂”,古剎臨風而立

在《清涼山志》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當年在大松樹下說法的老僧,是否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沒人知道

一千年來,瑟瑟秋風依舊

倒是有點“松說苦空”的感悟

登螺頂仰觀天空眼界自闊

臨寶地俯覽臺懷胸襟更寬

寫對聯的人雙手合十

把自己交給廟宇之上的藍天和白雲

乾隆爺自然不甘寂寞,在菩薩頂

脫口而出的那首詩,不知是否打了草稿

但“青翠撲入眉宇”的感覺一定不錯

於是有了五方文殊合塑於此的典故

有了大朝臺和小朝臺的說辭

“不登黛螺頂,不算台山客”

俗語是最好的廣告,不管你是否相信

【文圖均爲原創,請勿抄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