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晏福生在红军时期的故事比较多,他两次被开追悼会。但阵地上团长在战斗结束后,没有看到他,以为他牺牲了,阵地上给牺牲的同志默哀,包括晏福生。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因战争失去胳膊的将领有十多位,像贺炳炎、彭绍辉、余秋里、晏福生等人。说到谁扛枪打仗,那个个都是一把好手,但说到种地,恐怕晏福生要胜于他们,这是为何?
晏福生,加入党组织很早,在早1926年入党。1928年因参加了醴陵暴动,而参加了红军。在红军中,他最高职务为师政委,成为了红军高级将领中的一员。
抗战爆发后,他担任了七一七团政委,这个团归属王震领导的359旅。当时1941年,正值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各种抗战物质得不到保证。部队要自力更生,供应部队生活物质供应。在王震的领导下,部队不仅一边打仗,而且更主要是搞大生产。
晏福生在南泥湾大生产中,他是一个种地好手,两次被评为“生产英雄”。要知道当时的晏福生是独臂,他能赶超正常人,却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虽然很多将领都是苦出身,但是参加革命都是一二十岁,而且都是给地主打短工,真正搞生产的并不多。
说到晏福生在红军时期的故事比较多,他两次被开追悼会。有一次战战斗中,他看到敌军逃跑,跟一个警卫员抄近路追赶上,打了一个伏击,结果缴获颇丰。但阵地上团长在战斗结束后,没有看到他,以为他牺牲了,阵地上给牺牲的同志默哀,包括晏福生。当晏福生扛着战利品回来后,在场的战士都傻眼了,瞬间转悲为喜。
还有一次就是他失去胳膊的那场战斗,他跳崖后被树枝给遮挡了,没有牺牲,而王震以为他牺牲了,部队为他默哀三分钟。当时他被老乡所救,后来找到了红四方面军做了手术,伤病痊愈后回到部队,再次让部队惊喜不已。
解放后,晏福生评级资历和战绩被评为正军级,授予中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