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席卷全国,台风屡袭东南,暴雨突发让北京瞬间成“海”……在热点不断的气候话题中,很少有人会想起阿拉善。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西部,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沙漠覆盖,有着相当于整个浙江省面积的沙漠。多年前,阿拉善盟的沙漠以每年353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沙漠化会损坏铁路路基、桥梁,迫使交通中断,甚至导致公路废弃;河流、水库被黄沙堵塞,水质变差影响使用。沙漠地区频有风沙活动,能把作物的种子和幼苗吹干、枯死,连根拔出或者掩埋于沙中,还会影响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最可怕的,是沙尘暴。一旦阿拉善发生沙尘暴,从这里被风刮起的沙尘,不出3天就能到达北京。中国华北地区的沙尘绝大部分来自于阿拉善的沙漠,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沙尘暴发源地。

地广人稀、生态脆弱,既非粮仓,又非牧场,常年风沙、干旱少雨,就是阿拉善的标签。

今年的阿拉善遇上了几十年不遇的干旱,连植树季都没有降水,旱情加剧,风沙肆虐。“三四月份种的树,好不容易种活了,现在又干死了。”看着干枯的树苗,吴向荣忍不住叹息。

2003年,结束日本留学的吴向荣毅然回到家乡,半路出家投身荒漠化治理。之后的16年里,吴向荣和他的伙伴们,一直守在阿拉善的沙漠边缘,希望在沙漠种出一片锁边林,阻止荒漠化的扩大。

“我们不是要去改变沙漠,沙漠也不需要我们去改变。想要把沙漠变成绿洲的行为,反而会破坏生态平衡。”吴向荣告诉中国网记者。

作为腾格里沙漠锁边生态公益项目基地的负责人,吴向荣如今是阿拉善的一个标杆,感召着更多的普通人参与这场和沙漠拉锯的斗争。

2016年,左右沙发与基地合作,在锁边林带里建造了一片“幸福林”。三年的时间,“幸福林”里的花棒和沙拐枣已郁郁葱葱,大片的绿与沙漠的黄构成鲜明的分界。风起时,沙石声响,但漫天黄沙的景象早已不再。(除署名外,文/摄 中国网记者 吴闻达 实习记者 黄瑾宁 刘晓莹)中国网《世相》出品)

从小生活在阿拉善的吴向荣,曾以为沙尘暴只是让生活有些不便。小学一年级时一个晴朗的下午,突然变红变黑的天空,让吴向荣发自内心地感到恐惧。“那是我第一次认识沙尘暴。”吴向荣说,“那时根本没想过治沙,只一心想着怎么能从沙窝里出去。”

“戈壁老王”(图右,化名)是锁边基地的创始人之一。2003年,吴向荣和老王带着不到30人的队伍开始了植树治沙之路。最初,他们一天能种30亩花棒,然而到了第二天,却发现老鼠把埋好的种子全吃了。老王他们只好反复补种。第一年的付出因为鼠害几乎没有任何成果。尽管如此,他们却无人退缩。老王回忆说:“那时我们心里很明朗,知道在沙漠搞绿化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反反复复也无怨无悔。”(斩风 摄)

每年上半年的干旱和风沙给植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吴向荣说:“三月到五月一直都是沙尘天气,有时候刚种的树苗,一场大风又给吹没了,其实心情挺沉重的。”

2007年,第一批成活的树上生了虫害,人们想当然地用农药灭虫,结果却发现吃虫的沙蜥、吃沙蜥的喜鹊也都随之死亡。这让吴向荣开始重新思考植树的目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决心不再使用农药,转而探索如何利用生态修复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沙漠中的树苗要想成活,降水、风沙、位置、气候等多种因素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老王说,有时辛苦了一年,苗木的成活率与预期落差很大,他也会感到很委屈,会抱着自己种的树问:“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斩风 摄)

67岁的高爷(化名)在锁边基地已经工作了5年,负责给树浇水,每天工作10个小时。如果水没浇够,基地的乔木就活不下去。高爷说:“看着树成活率不高,自己种的树枯了或者死了,我会很难受。”高爷天天就盼着多下雨,让这些树的成活率更高一些。

布日固德是阿拉善人,年幼时的他常去放牧,靠着自己的驼羔在沙地上一睡就是一下午。有时醒来后会发现沙子没到了胸膛,他也只是习以为常地拍掉沙子回家。少年时,他只觉得沙尘暴来临时好玩又有趣,直到去日本留学,他才了解到沙尘暴和荒漠化的危害。七年的留学生活结束后,布日固德回到家乡,一心投入到植树治沙之中。

带着对沙漠的好奇心,Vicky(化名)从北京来到锁边基地,组织捐助者前来实地探访体验,带人们去种树放羊、走进沙漠,感受自然和生命。在基地做的这些活动让Vicky感觉很新奇,也弥补了自己童年时被补习班充斥的遗憾。在北京工作时,Vicky觉得人与人之间冷冰冰的,缺乏信任感,自己也一度有些抑郁倾向,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但现在的她与之前在城市里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之前过得挺不开心的,现在内心很平静、很知足、很简单。”Vicky说,“我喜欢听树生长的声音,听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这让我找到内心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每次给活动捐10块钱,不知不觉就超过了100块。”正要读高三的莫青,放下忙碌的课业,计划在18岁生日时请假来到阿拉善,完成自己的成人礼。在基地众人的见证下,莫青把一个木盒埋在了自己种的几棵小树旁,想等五年或十年后再来把它挖出来。她说:“老师说我落下五天的课影响还挺大的,但我就想来看看我种的树。”莫青计划明年高考完来阿拉善再待上一个月。

“沙漠是地球原本样子的一部分,而城市不是。我们植树不是为了改造沙漠,而是让沙漠待在原本的地方。”在长期的思考和探索之后,吴向荣对治沙有了新的理解:沙漠里的植物靠地下水活着,人为灌溉种出的树,一旦失去了人的管护,还是会很快枯死。接近自然状态的植树,成活的关键在于节约地下水和恢复原有物种。吴向荣说:“整个阿拉善最早使用滴灌技术的,是我们。”

沙生植物的种子总是顽强地积蓄着,一旦有足够的水分,便迅速生根发芽。八月初的阿拉善下了场大雨,抵得上往年半年的降水量。雨后的沙漠上冒出了许多沙米的小苗,吴向荣却对着小苗感慨:“你何苦呢!”八月的阿拉善极其炎热,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这些新冒出的小苗甚至等不到结种就会早早枯死。(斩风 摄)

尽管很脆弱,沙生植物的生命力却也异常顽强。曾经枯死的树苗,会因为一场突降的大雨冒出新芽。吴向荣说:“城市中的人看到一棵树可能只觉得是一片绿色,而在沙漠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生命,好像能够进入这些生命的世界里。一旦有了这种感觉,你就会感觉很幸福。”

“沙漠不可怕,荒漠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荒漠化。”多年的思考之后,吴向荣提出“种树植心”的理念,他会带着人们一颗颗收集的树木种子,通过培育苗木来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他更希望能带更多人在沙漠中认识自然,在每个人心中种上一棵“树”。他想让大家认识到,我们每一天的行为都与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每一点滴的节约都会成为沙漠中的生命活下去的关键。

16年来,克服困难重重,锁边基地的人们在阿拉善种出了超过18.5公里长的绿色林带,阻止了腾格里沙漠继续东移,有效地恢复了被沙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吴向荣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锁边基地大片的绿与沙漠的黄构成鲜明的分界。风起时,沙石声响,但漫天黄沙的景象早已不再。(拼图:上图为2015年锁边基地6号井,下图为2018年锁边基地6号井。)

受感于“种树植心”的理念,左右沙发从2016年起开始了对锁边项目的支持。除了每年给予资金支持,左右沙发还在锁边林带里建了一片“幸福林”,号召每一个人都能来到沙漠亲自种下一棵树,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沙漠中生命的顽强,感受个人与自然的连接。

近几年,关注环保并加入锁边项目的公益力量越来越多,这让老王非常感动,他说:“那么多人肯定我们做的事,用公益的方式推动项目发展,让我感觉背后有特别强大的力量在支持我们,做事时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自然、简单、美丽、幸福”是左右沙发通过“幸福林”倡导的绿色生活的观念,这与吴向荣所传递的价值不谋而合。吴向荣觉得,当人们心怀自然,知道自己一举一动都联系着自然,便不会过多地在意物质,而是追求朴素的生活、降低对资源的消耗,让自然和生命能够自由地存在,由此收获内心的幸福感。

茫茫的沙海中,有一棵顽强生长了300多年的树,当地人称它为“神树”。在锁边基地人们心中,它几乎成为沙漠中的生命挣扎着生存的象征。“沙尘暴的时候,我们正好在‘神树’那边种树。300多年,它的根扎了那么长,一直在努力地活着。”吴向荣说,“与它相比,我们(种树)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斩风 摄)

现如今,锁边基地已经发展为面向公众的自然教育平台,只有让人们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联系,才能真正地保护自然。用吴向荣的话来说:“心里面有一颗树时,你看世界就不一样了,会有更广的视野,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即日起,左右沙发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网、腾讯公益,共同发起“我在沙漠种棵树”公益活动,推助“绿色星球YOU你左右”计划,号召大家来到沙漠种一棵树,更希望在人们心中种一棵树。扫描二维码,参与“我在沙漠种棵树”公益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