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運營超十年的端遊,放在如今的市場下還有多大的發展空間?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個答案都不會太過樂觀。但有一款遊戲卻在慢慢改變這種看法。

在MMO遊戲中,時裝是玩家最爲關注,也是較易傳播的玩法之一,基於此,有遊戲展開了更深層次的探索。最近,《天龍八部》端遊迎來12週年慶典。它攜手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將其應用到時裝設計中進行聯動,製作了首款遊戲定製時裝“夢華錄”。

人民網、中國青年網等多家權威媒體還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作爲國內玩家最熟知的武俠IP之一,天龍八部顯然還想在端遊市場繼續擴大影響力。

問題在於,“遊戲+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動的可行性在哪?二者能擦出怎樣的火花?以非遺爲首的傳統文化未來會成爲天龍八部長線運營上的驅動力麼?深入來看這次合作,我們試圖找到答案。

上線12年的《天龍八部》借傳統文化實現新突破

2007年5月9日,《天龍八部》正式開啓公測,很快在端遊市場掀起一股武俠MMO熱潮。隨後,遊戲歷經《天龍八部2》《天龍八部3》幾代革新,在2013年更新成《新天龍八部》並延續至今。2019年是遊戲上線以來的第12個年頭,對於任何一款遊戲而言,12年一輪迴,圍繞週年慶的投入力度也都相對要大得多。作爲對玩家的回饋,《新天龍八部》將非遺宋錦定爲12週年的特別獻禮。

一部分玩家或許感到不解,爲什麼會和宋錦做聯動?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我們對宋錦有更深的認識。

宋錦跟“蘇繡”“緙絲”等其他非遺相比,有一段比較坎坷的發展歷程。它曾受文化衝擊、軍事戰亂等外部因素遇到過一段時間的衰落期,甚至瀕臨失傳,但在傳承人錢小萍藝術家的手中得到了延續。她輾轉多處拜訪宋錦匠人,並根據史記復原了一臺宋錦花樓機,奇蹟般地將這項文化保留至今。2006年,它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又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APEC會議期間,領導人們的着裝也都由宋錦所制。

之所以和宋錦合作,暢遊和《天龍八部》有着深度的考量。就年代而言,《天龍八部》和宋錦都隸屬宋代,有着相同的古風古韻,匹配程度較高。而從傳承的層面上,珍惜的宋錦文化在國內需要儘可能多地向外傳播,其背後需要一個載體去承擔這份責任。“宋錦不能一直封閉在博物館裏”,錢小萍這句話或許是所有非遺人的心聲,它需要走到市場上,讓大衆人羣瞭解這種文化。

於是,雖在非遺行列中不算熱門之選,但宋錦最終還是得到《天龍八部》的青睞,暢遊決定拿過接力棒,準備將這項文化進一步傳承下去。

週年慶時裝“夢華錄”便是用以傳承傳統文化的產物,其靈感又源自北宋時期的名畫《瑞鶴圖》。當然,《瑞鶴圖》中的“鶴”有着特殊的含義,它作爲玩家初入世界的引導者“趙天師”的坐騎,見證了每一名角色的誕生,其寓意也是想表達遊戲的一份初心。、

值得一提的是,《天龍八部》爲了這次聯動,破例從畫質更新上做出了努力。儘管《天龍八部》的畫面效果放在當下的遊戲市場不算突出,但它仍在“夢華錄”的視覺表現方面下了功夫,突破引擎的限制加入PBR材質技術,通過提升畫質來迎合玩家的審美,更好地顯示宋錦的質感。

《天龍八部》主程序對此表示,“我們在畫面方面一直在做嘗試,迭代了四五個版本對引擎進行改造升級,才能支持這次新時裝的效果。後續我們還在開發中的新光影效果也很明顯,這項技術也將在不久後開啓。”

時裝之外,宋錦還滲透到遊戲任務中,引導玩家前往指定的地點,體驗宋錦的織造過程。比如在近日,遊戲便策劃了一場全新的傳統文化助力活動,活動期間收集蠶繭織錦秀即可獲取12週年紀念幣等禮物,通過答題及傳播的形式助力宋錦技藝的普及。好處在於,它不僅僅充當展示品的角色,還給玩家提供了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多維度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製作工藝等,這種機會在同類遊戲中其實並不常有。

通過合作,《天龍八部》和宋錦或許都實現了自己既定的目標。

一方面,宋錦技藝一改其略顯晦澀的特點,通過年輕人喜愛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全新的跨次元文化輸出,而遊戲作爲當前年輕人主流的娛樂方式,則是更易將其落地的載體。

另一方面,《天龍八部》借非遺再度加深了遊戲內的文化底蘊,在一款運營長達12年遊戲身上,這種來自文化層面上的探索或許要比玩法上的迭代更有深遠的意義。

放眼整個行業,遊戲產品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開始成爲一種趨勢。比如《王者榮耀》融合崑曲推出了皮膚“遊園驚夢”;《QQ飛車》聯動敦煌文化設計了新賽道“莫高窟”等;還有一些基於此概念的獨立產品出現,如《摺扇》、《尼山薩滿》等,後者也增添了剪紙和皮影戲等非遺元素特色。

作爲一款端遊,《天龍八部》難得的一點在於用全方位的視角,去對貌似很小衆的跨界聯動展開策劃。這不僅體現在前文提到的針對畫質做更新上,還體現在與宋錦文化的理解,以及與傳承人錢小萍的溝通合作態度上。據悉,《天龍八部》與宋錦的聯動爲零授權合作,同時也製作了一系列的宋錦衍生品,暢遊還邀請著名服裝設計師聯同錢小萍的弟子共同打造了一件1:1的宋錦夢華錄華服。宣傳過程中,暢遊將合作稱爲“手藝與俠義的結合”,而多重標籤在身的《天龍八部》也讓玩家感受到它承載着的,同齡遊戲所不具備的活力。

不景氣的端遊市場中《天龍八部》是如何尋求突圍的?

事實上,在手遊、小遊戲瘋狂搶奪遊戲用戶時間的當下,端遊市場的衰退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

《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提到,端遊市場銷售收入同比降低4.5%至619.6億元,用戶規模1.5億人,同比降低了5%。與之相比,手遊市場份額是它的2倍還要多。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端遊用戶正在向移動端傾斜、手遊原生用戶羣體不斷擴張,而遊戲開發者的精力和目光更多地投入到了移動端上,試圖挖掘新的市場紅利。

作爲較早一批走向臺前的端遊之一,運營十二週年的《天龍八部》的挑戰也在於此。不過近幾年來圍繞產品的更新迭代試圖在證明,它想努力呈現出許多端遊未曾營造出來的體驗。

在從業者的認知裏,MMO往往和流水、付費捆綁到一起,給遊戲挖更深的付費坑似乎已成MMO策劃的必備技能。而如今的《天龍八部》卻一改常規思路,沒有一味地堅持挖付費深度,相反,遊戲增加放利活動的頻次,加大精細化運營的投入力度,滿足了大部分玩家長久存在的訴求。

另一方面,《天龍八部》逐漸形成了一套更有效的運營思維,試着站在大衆層面上和玩家打交道。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在2018年11月新版“師門逆徒”上線之際,遊戲請到抖音第一網紅《摩登兄弟》之一的劉宇寧,獻上了主題曲《我行即我道》,收穫了一批新玩家的關注。將這次合作加以解讀,劉宇寧的高人氣固然是促成合作的要素之一,而以他爲首一批草根歌手的拼搏精神,和武俠精神之間的高契合度也不容忽視。

此外,《天龍八部》牽手古惑仔推出“黃金兄弟”的聯動案例同樣引起了一批玩家的點贊。通過對兄弟情的渲染,和對青春時代的懷念,遊戲進一步打入80、90後羣體,並滲透其中。

整體來看,儘管市場格局在變動,但《天龍八部》端遊並沒有甘於成爲這條賽道上的跟隨者。從近兩年的表現來看,它呈現出了與早期截然不同的特質,配合精細化的用戶運營,這種特質將有可能轉化爲新一輪的增長點。

《天龍八部》未來還有多少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天龍八部》與宋錦的合作還受到了社會主流媒體的關注。在人民網的報道中,這次跨界聯動被予以廣泛的認可。對於一款遊戲而言,能獲此待遇並不容易。

主流媒體所關注的焦點不難看出,即傳統文化的推廣過程中,遊戲已成爲重要的新興載體。玩家可以通過其中的內容展開了解背後的文化,感受那個年代的畫面感。比如在接觸《天龍八部》之前,許多人並不清楚宋錦爲何物,或是它有着怎樣的歷史背景。而通過遊戲,玩家則可領略到宋錦的獨特之美,以及這段一度瀕臨消失而又起死回生的文化歷程。

這對《天龍八部》帶來的最大幫助莫過於,它逐漸發現了一款老牌遊戲所承載的使命感,和改善用戶生態的運營之道。通過和非遺宋錦的合作,遊戲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長線發展的基調,隨着用戶年齡、審美的變化,也慢慢學會了如何去擁抱改變。

《天龍八部》製作人向葡萄君透露,遊戲今年的收入及活躍用戶數都有所增長,同時也計劃在2019年延續宋韻文化的主題,希望讓天龍八部的武俠世界呈現更豐富的歷史與文化,也希望《天龍八部》端遊能夠在文化傳承上承擔更多的責任,讓傳統文化向大衆層面覆蓋。

這會讓《天龍八部》20週年、30週年後仍保持強勁的競爭力麼?葡萄君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但走過12年的《天龍八部》正通過一次次全新的嘗試,向外界展示出其長線運營過程中不斷積累的潛能。也許在下一個12年,它還會給遊戲行業呈現更出彩的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