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意味着二季度美國失業率將繼續受到公共衛生事件和社交隔離的制約而保持在歷史最高位附近,特別是服務業就業的衝擊預計將十分顯著,單月失業人數大概率仍在2000萬以上。而受公共衛生事件衝擊最大的是餐飲和休閒娛樂行業,就業分別減少550萬人和130萬人,這與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社交隔離對服務業的顯著衝擊有關。

本文來自 微信公衆號“CITICS宏觀研究”,作者:諸建芳、崔嶸。

核心觀點

公共衛生事件衝擊下的美國4月新增非農就業創歷史最大跌幅。公共衛生事件對服務業就業衝擊十分顯著,永久性的結構衝擊值得關注,同時對調查方法的衝擊也使得就業數字存在低估。預計美國失業率在二季度仍將維持高位。

事件

美國4月非農就業人數減少2050萬,預期減少2200萬,前值減少87萬;失業率14.7%,預期16%,前值4.4%。

正文

4月新增非農就業創歷史最大跌幅。4月非農就業人數減少2050萬,爲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跌幅,遠大於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最低點-80萬。4月失業率爲14.7%,相對3月大幅反彈10.3個百分點,同樣也刷新了自1948年以來的最大值。首份報告給我們提供了更清晰的視角觀察公共衛生事件對就業的衝擊:

行業來看,服務業的表現遠比歷史最差的時期更差,體現了公共衛生事件對服務業的衝擊十分顯著。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幾乎所有行業均出現了明顯下滑,其中接近90%的下滑來自服務業(表1),1/3的就業下滑來自於休閒和酒店業(就業減少770萬)。而受公共衛生事件衝擊最大的是餐飲和休閒娛樂行業,就業分別減少550萬人和130萬人,這與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社交隔離對服務業的顯著衝擊有關。同時與歷史比較來看,服務業就業的減少規模要比歷史最差的水平還要低很多,這充分體現了公共衛生事件對服務業的衝擊是非常顯著的。

就業結構來看,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共衛生事件對就業造成的永久性衝擊。從就業結構來看,臨時性失業人數爲1800萬,貢獻了總就業人口減少的80%,是前一個月的10倍,這主要體現了公共衛生事件對就業結構造成的一次性衝擊。但更值得關注的是永久性失業也相應增加了50萬人,這也明顯高於正常波動範圍(圖1)。同時從勞動參與率來看,此次勞動參與率爲60.2%,相對3月下降了2.5%,這是自197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如果加上由於公共衛生事件衝擊可能退出勞動力市場的65.7萬人,累計可能造成的真實永久性失業人數已經超過百萬。

調查方法來看,公共衛生事件的衝擊使得4月非農數據部分低估了就業的下滑。公共衛生事件增加了BLS進行就業調查的難度,導致需要面談的調查無法開展,也降低了樣本的回收率(僅爲70%,比正常水平低13%)。同時BLS公佈的樣本分類中共有1100萬人處於“有工作,未上班”的狀態,但從沒有上班的原因來看,近70%(將近750萬人)爲BLS統計的“其他原因”(表2),如果把這部分人口統計爲臨時性失業人口,失業率將攀升近5%至19.2%。

預計失業率在二季度仍將維持高位,下半年會出現反轉,但難以回到正常水平。從目前美國公共衛生事件和復工復產計劃的進程來看,5-6月是美國企業復工進度和公共衛生事件復發風險的觀察期,即便是不考慮公共衛生事件二次復發的風險,按照中國近2個月的復工復產節奏,最早也要等到三季度企業生產和需求才可能恢復到公共衛生事件前的狀態。這意味着二季度美國失業率將繼續受到公共衛生事件和社交隔離的制約而保持在歷史最高位附近,特別是服務業就業的衝擊預計將十分顯著,單月失業人數大概率仍在2000萬以上。同時考慮到公共衛生事件下大部分爲臨時性失業,若經濟恢復正常,失業率也將在下半年出現反轉,但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永久性衝擊料將使得失業率難以回到公共衛生事件前的正常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