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火的日劇《東京女子圖鑑》不但帶紅了“**圖鑑”這個流行語,也讓很多女生專程前往東京,遵循劇中的路線去銀座、新宿、六本木、澀谷等地打卡。但事實上,東京值得逛的絕不只是繁華CBD、知名大商場,那些散發着大正昭和時代古早味的、流淌着歷史暖流的老店鋪纔是時髦精們祕而不宣的淘寶、洗眼勝地。

波蘭插畫家Mateusz Urbanowicz作品

從左至右:Isetatsu木板印刷店(Yanaka)/大田屋肉店(曲町)/喫茶樓(高田馬場)/Miyake自行車店(Kagurazaka and Kichijoji)

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老店在日本叫作“老舗”(しにせ,shinise)。據統計,全日本有百年老鋪十萬家以上,其中兩百年曆史的老鋪有三千多家,從事釀酒、醬製品、和式甜點等餐飲相關行業,以及製造、地產、旅遊等諸多業態。

能捱過百年的生命尚且鳳毛麟角,跨越百年的企業更是不易。而僅僅東京一地,百年以上的著名老鋪就有兩千多家。這些店也許在新新人類眼中可能不夠潮爆,但對於迷戀時光的人,想探究其經營之道的我們來說,漫長的歲月累積、以及堅守傳統又不斷煥新就足夠酷眩的。

從左至右:Yamane 肉店(日暮裏)/鶴谷洋服店(神保町)/月桂冠中島屋酒店(目白)/Kitchen Kuku餐廳(吉祥寺)

日本的百年老店是觸摸歷史的途徑,蘊藏世代經傳、持守家業、基業常青的故事,作爲餐營者的各位若要向前輩成功者取經,有着相似商業環境的日本同行無疑是最佳範本。看他們如何在捱過戰爭、經歷時代變遷、在堅持傳統之餘不斷革新自己跟上時代,真正體會對匠心的信仰。

虎屋:店齡500年

虎屋是大多數日本人的心目中最正宗和果子的代名詞。虎屋創立於500年前的室町時代後期,在16世紀時爲皇室御用聖品。

虎屋不僅僅有歷史祭奠、皇家認證的高逼格,最拿得出手是師傅們的高超審美和技術,所呈現藝術品般的日式甜品。靜謐優雅的和風之美,不用品嚐已經心生無限好感。

已經500歲的虎屋在很多大商場都有專櫃,和周圍那些新新品牌鄰居相比,絲毫沒有陳腐之氣,雖然售賣傳統和果子,但感恩節、聖誕節、情人節等西洋節日人家照樣也會攙和,以自己的調性來詮釋,既應景又不違和。還曾與與日本愛貓線上雜誌合作,推出的三款限量果子,在平衡傳統與創新中拿捏地剛好。

五代目野田巖店齡218年

這裏有被美食家蔡瀾力推的、米其林一星的鰻魚飯。店主金本兼次郎先生是第八代傳人,料理鰻魚的技巧得到過政府頒發的頭銜,堪稱鰻魚界的“人間國寶”。

自帶金光的鰻魚倘若料理地不好就很容易太膩,但這家的鰻魚肉皮與肉之間的脂肪在“烤-蒸-烤”的過程中燃盡,只餘脂香,且沒有多餘的醬汁掛在魚肉上,軟糯鮮甜又口味清爽,堪稱是一絕了。

花園萬頭:店鋪年齡 182年

帶着“讓想要品嚐我們和果子的顧客,都能感覺到幸福。”的執念,花園萬頭的前身“石川屋本店”於天保5年在金澤誕生,之後,絕不停止對“心靈美味”追求的花園萬頭和果子店,也因此應運而生。

明治39年第三代繼承人石川彌一郎發揮進取精神,奠定了花園萬頭進駐東京的基礎。精選食材、祕製配方是其特色,選自北海道的“大納言”紅豆,讓甜品保留了原材料本身的口味,嚼起來卻更爲細膩、柔軟。

榮太樓總本鋪:店鋪年齡159年

安政四年(1857 年) 創業,第三代繼承人細田安兵衛(乳名榮太郎)關掉了直到父代爲止都經營着的井筒屋屋臺店,在日本橋西河岸(現在榮太樓所在地)建立了獨立的店鋪,店鋪名就從“井筒屋”改名爲了“榮太樓”。

榮太郎至今保有着江戶果子的本來面貌,保護着創業處代的技術,但也絕不拘泥與傳統,一直緊跟時代潮流。很多出品在保留傳統造型的基礎上,加如時下流行元素,非常受年輕一輩歡迎。

銀座清月堂,店齡107年

對於老鋪來說,最大的考驗莫過於堅守傳統之餘再予以創新。綜觀這些百年老鋪,總結起來都有如下特質:

傳奇式的人物艱苦創業+警示後人的祖傳家訓。堅持擅長的主營業務,不會輕易更換主戰場。穩紮穩打不激進,絕不盲目、輕易擴大事業的規模,更不會冒着風險去追求一時浮利。善於處理持守傳統與創新的平衡,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激流,既有不變之規,亦有緊隨潮流的熱忱。

主動擁抱互聯網的沈大成是老字號裏的清流

而縱觀我們的老字號,很多難敵激烈競爭逐漸衰弱,甚至一命嗚呼。歸結起來大抵是僅剩情懷,倚老賣老甚至爲老不尊,不想或是懶得創新——大清已經亡了,他們依然做着滿清遺老,但這時代,不革自己的命,別人就會革了你的命。

時間不是敵人、歷史不是負累,讓餐廳象奧黛麗赫本一樣,在每個年齡段都容光煥發、優雅迷人才是王道。

復刻彼時華光,傳統亦要賦新。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很多傳統老字號面臨着生死考驗。品牌發展要與時俱進,尤其是老字號要隨着時代的發展及時調整,重新進行品牌定位。以全新的產品形象和店鋪設計,去陳布新讓人眼前一亮。看看鄰邦同行,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蘊,與時尚、潮爆、型格並不相悖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