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key word | youth

  

  距离我拍摄《情书》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感觉兜兜转转了一圈,我想用‘信’作为线索,再创作更大的故事,于是我挑战了这部电影,它凝缩了我从小时候到现在的各种经历想法,这个故事关于遗憾,关于错过,关于人生。”

  ——岩井俊二

  

  没想到已经二十三年了。

  1995年,岩井俊二用《情书》在所有人心里埋下了难以忘怀的青春记事。那藏在“追忆似水年华”图书卡里的素描画,在藤井树死后,因缘际会地交到另一个藤井树手里。少年心中的情愫,是一封未能及时投递,却竟然走到了终点的情书。

  时隔二十年,岩井俊二的情书,重新投递到了所有人手里,而那群心里都有《情书》的人,终于随着《你好,之华》和岩井俊二一起,再一次完成了他们对青春时代的巡礼。

  这一次,遗憾与错过仍在,却也最终被岩井俊二吹起的暖风逐一溶解。

  

  看《你好,之华》,就像看55岁的岩井俊二向32岁的自己的一次招手致意。

  “青春多好啊”,他说了二十几年,只是这一次,更深刻、更懂得、更释然。

  

  “如果,你问我未来的梦想和目标,我一下也没法说得特别具体,但是我觉得,这样也很好。这恰恰说明,我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们的人生选择丰富多彩。”

  ——《你好,之华》

  01 /青春最好

  但青春,终要被跨过啊

  

  记得当年看过《情书》,便觉得所有的青春片都不再值得一提。在电影院陪着博子落泪的时候,似乎也突然明白了自己曾经遇到的那些欲说还休,不知所以的情愫从何而来。

  听着博子大喊着“你好吗?我很好”,也就真切地相信遗憾被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后面的故事也似乎不再重要。

  但二十年后,三代人的情感群像被岩井俊二用《你好,之华》重新刻画——

  

  当年为感情求而不得的之华结婚生子,日子平淡;

  之华的姐姐之南,虽与少年恋人尹川相爱,却又分别,再也不是闪闪发光的爱侣;

  之南终究没抵挡住生活的凌厉刀锋而自杀,留下一对孩子;

  活着的所有人,都要面对逝去的人留下的疑问:如果当时不是走了这条路,事情会有所不同吗?

  我们每个人心中,是不是都有那么一些疑问,如果那个时候做了不同的选择,现在的人生会有所不同么?

  

  如果藤井树和博子跨过青春,生活终究也将归于平淡吧。

  童真失落,大约是谁也逃不掉的,但好在,岩井俊二的底色是“温暖”,青春时代的记忆在这群中年人的琐碎生活里依然那么鲜活,不舍和错过实在太多,然而一路走着,也只有接受,我们所有人都只能如此。

  就像电影结尾,之南排练毕业演讲时问尹川:

  ——“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吗”

  ——“没有,就这样就行”

  

  青春从来都不圆满,但谁舍得改呢?这是岩井俊二的答案。

  02 /家的样子

  一直就是人的样子

  《情书》的空间感是相当震撼的,在北海道大雪封山的日出清晨中,渡边博子的“你好吗,我很好”在山谷中回响,每个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回音不断冲向自己,就连自己都对山谷中得不到回答的问句感到断肠。

  和《情书》不同,在《你好,之华》里,大量的家居环境和室内场景出现在电影里,安静地烘托着人物的命运。二十年后的岩井俊二仿佛更能接受命运,不再挑动那样无回应的悲伤;而空间总是不动声色,就把故事都讲了。

  校园&图书馆——故事开始和结束的地方

  

  他的恋情还是在校园,似乎纯爱不会发生在办公室、邻居家。木质楼梯、暖黄色的欧式壁灯、蓝色卫生墙、被阳光铺满的窗户、橘色的窗帘,所有关于青春校园的样子,这一次也都满足。

  

  故事从这开始,电影最终也在这结束。系着红绸子的话筒是画面里最鲜活的颜色。

  

  至于图书馆,可能学生时代的爱情总要发生在那儿吧,尹川透过书架的缝隙偷偷看着之南,多年以后,之华也去了图书馆工作,相似的木色书架,相似的甬道和书桌。

  

  她在这儿给年少时爱着,却与姐姐在一起的尹川写了第一封信,故事也就这样绵延开。

  之华家——终归寻常生活

  

  姐姐去世后,之华把姐姐的儿子晨晨接回自己家小住。之华和丈夫住着一套楼房里的三居室,装修简单干净,就像一对在IKEA和你擦身而过的寻常夫妻一样。之华没能像姐姐一样,拥有活跃丰腴的校园岁月,一路走着没开出花的平凡人生。

  

  厨房里挂满了餐具,一团热热闹闹的烟火气息,冰箱上缀着吊饰,黏着冰箱贴,墙上是女儿的偶像海报,所有的摆设和空间都中规中矩,也像极了中年之华呈现的状态:和平,普通,细腻。

  

  多年前,当少女时的之华终于鼓起勇气,把情书递给尹川时,却遭到断然拒绝,她在尹川家门口哭得泣不成声。

  

  少女时代单恋和失恋的酸楚,她一点儿也没能逃过,但日渐长大,她却最终获得了平淡生活,而那个一直被青春眷顾的姐姐却最终饱尝成年后的痛苦。

  哪一种更好更值得,谁又能几句话说清呢。

  之南父母家——一颗凝结的琥珀

  

  老房子总是岩井俊二情感最浓密的地方,情书里,藤井树那个一再考虑要拆,却又留下,种有她出生时栽下树苗的老屋如此,而《你好,之华》影片开头,葬礼结束后的一家人回到了父母的老房子,镜头从空中俯瞰,院落房屋和之南、之华小时候毫无二致,这是两个女孩走向不同命运的相同起点。

  

  后来,之南的女儿睦睦和之华的女儿飒然住在老房子度寒假,就像小时候的之南和之华,又是一段新的起点。

  房间陈设朴素古老,木质的上下铺,用旧的书桌上铺着印花PVC桌垫,桌上摆着寻常植物,小闹钟,而那个装满尹川信件的木箱子一直被妥善收着。

  

  虽然电影里并没展示少女时代之南和之华的房间,但几乎没有现代装饰的陈设,大概很多年都没变过了。

  之南长大、嫁人、病重、自杀,她最终离开了从小生活的房间,而她所有的青春记忆也一并留下了,像一枚凝结的琥珀,一直都是当时最好的样子。

  

  最后,一家人仍然团聚在这间老房子里,温馨喜乐,就像从没有过那些风浪。

  尹川家——之南走后,一片凌乱

  

  和走上正轨的之华相比,失去之南的尹川,居住在狭小的单身公寓里,屋里堆着书和杂物。灯光昏暗,配上一个醉酒晚归的尹川,相得益彰。

  

  生活是无解的,尹川没有办法理解为何失去了之南,这种无解往往使人不知所措,下一次我们还会莫名其妙的失去些什么吗,现在的努力,会不会再次化为乌有?

  提不起生活兴致的时候,生活总是和心里一样凌乱。直到最终,影片最后,了解了自己对之南意义的尹川,站在天桥上,终于露出一点笑容。

  

  他写的那本《之南》,大概终于能好好收起来,然后重新生活了。

  扈老师家——祥和总是故事结局

  

  之华的婆婆借学英文为由和倾慕的退休教师通信,之华借送信认识扈老师,却在这个本来陌生的家和陌生的关系里获得安详。

  也是在这儿,她和尹川第一次坐下来好好说话。之华说,如果姐姐当年嫁给你就好了,眼睛里全是眼泪,但是一直笑。

  

  带玻璃推拉门的落地书柜,柜门里密密麻麻的药瓶;扶手椅、玻璃台灯;老人家不管怎么搭理都会疯长的植物、白瓷水杯、墙上的水墨画、福字、彩马;还有打褶花边的米色床单,大红色盖毯;还有扈老师读信时总要拿着的放大镜......

  

  之华和扈老师续续说着对少年尹川的感情,探头一看,扈老师已经在书桌前睡着,阳光正好照进午后的房子里,一切都平静安详。人到老年,也就都是这个样子吧,悲欢都经历过,总是洞察一切,却波澜不惊。

  

  家慢慢刻上了主人的脾气秉性,甚至也长了一张和主人有一样悲欢的面孔。所以到最后,年久失修最终荒废的只有校园,因为生活还继续着,但青春,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03 /岩井俊二,谢谢你

  一直呵护那个内向的我们

  

  岩井俊二是个太内向的导演,他自己曾经说:“我写过一次歌词,我觉得很害羞,还没办法做到,比如说我爱你,我很爱你。”

  

  但也因为这样,他总是能碰到你内心深处,那个内向的自己。青春里遗憾和孤独的体验是可以共通的,岩井俊二打开了那条通道,于是你所有的防线都垮掉了。

  

  影片最后,所有人都沿着不同的轨迹,最终和自己达成和解。如果《情书》里最宝贵的是博子在雪山上拼命大喊的释放。那么《你好,之华》最宝贵的,是长大释怀以后,获得了更爱当下,更爱未知未来的力量。

  

  这是岩井俊二对自己青春和生命的回望,也是我们的。

  

  衷心地感谢他。

  周迅久未开嗓,为影片演唱了主题曲《样子》,就作为文章的注脚吧——

  我问生命给些感叹

  我问生命要些答案

  可是生命没有听见一般

  我问自己投递什么

  我问自己想知道什么

  没有回音是生命的常态

  有些事 像是有安排

  有些事 却来得突然

  一如那个 名之为缘分的家伙

  青春的影 兜兜转转

  流进人群 聚聚又散散

  回望过去 是否转错了弯

  有些人 奔跑得太快

  而有些人 却慢了半拍

  

  AD+小商店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 | 几几

  编辑|昱心

  请小伙伴务必把AD+添加到星标哈

  这样才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

  

  从如懿回到周迅,她说家就要好玩多变

  三个爷们儿一台戏 《邪不压正》的姜文教你玩转复古色

  AD+公众号

  再现美好家居场景 提供实用有趣的家居搭配指南

  

  AD+小程序商店

  推荐买得起的精彩设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