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意拳推手训练必须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有进攻意识的打轮阶段

  在初级的打轮训练中,虽然双方刚刚接触这种形式的训练,但一定要把进攻意识贯注其中。在进行固定模式的打轮练习中,要始终指着对方的中线,来培养小臂皮肤神经的触觉灵敏反映。

  有进攻意识的推手顶牛阶段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打轮练习后,双方对劲力有了一定的体会,便要进行技术上的训练了。推手中或偏、或旋、或挂、或发,双方应聚精会神,仔细观察对方的劲力,一旦发现机会,立刻进攻,充分发挥平时所学所练。但由于此时双方技术还不成熟,临场应用的经验还不丰富,所以运用是比较紧张,不自觉的用僵力抵抗而形成“顶牛”现象。这种现象是意拳推手训练的一个必经过程,它是学员由基本打轮向技术运用的萌芽阶段,并标志着学员的推手技术由此而逐渐的成熟起来。

  各种技术灵活运用的一味进攻阶段

  经过“顶牛”阶段后,随着功力的逐渐加深,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场经验的日益丰富,则拙力渐消,各种技术已基本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能够作到体察对方的劲力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渐入佳境。这就大大增加了推手者进攻对方,表现自我的意识,于是这个阶段的推手表现为一味进攻的多。

  各种技术灵活运用的控制阶段

  经过一味进攻阶段以后,推手中我们发现不用进攻仍能制住对方,这就是控制。控制可谓推手的高级阶段。高水平的推手应该是步法灵活,手法千变万化,身法潇洒自如,发劲干脆、动作极小,在点上控制对方,或破坏其重心,或控制或打击,随心所欲,好象如来佛将孙悟空玩于掌骨之上一般。

  意拳推手的最高表现形式——推断结合

  所谓推断结合是指在实战时将推手与散手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实战的一种形式。意拳能利用拳、臂、头、肩、肘、膝、胯周身各部位发力,即周身无处不弹簧。这就要求我们贴于对方时实施打击,这就形成了意拳独特的搏击风格——短兵相接。而推手训练就是为了在散手对抗中瞬间解决战斗。在搏击中,当双方肢体接触时,就要运用平时推手练就的功夫,在接触对方的零点零几秒之内控制住对方,破坏其重心,打与发结合,并以拳、掌及身体各部位给对方以重创。

  可以说意拳推手是搏击取胜的一大法宝。芗老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与世界拳击冠军英格比武时就使用了推手技术。在与英格小臂接触的瞬间,迅速控制对方,随即挤合发力将英格发出;而姚宗勋先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与某武师比武时,更是运用推手技术控制对方,随即一记栽拳,干净利落的结束了战斗。以上两个战例充分说明了推手在搏击中的作用。当然,要想在实战中得心应手的使用推手,则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与技术练习。那些不想刻苦训练就妄想达到王、姚二老境界的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说意拳推手技术是非常独特新颖的搏击术,它完全立足于实战。高级的推手其实就是散手。散手的高级阶段就是推断结合。

  (1)以上五个阶段为意拳推手系统训练的必经过程。关于“理想化推手”与“现实推手”之间的矛盾问题。

  所谓“理想化推手”是指某些练意拳的朋友认为:意拳推手应不顶不抗,随心所欲,象芗老那样搭手飞人。而当他们看到意拳推手训练或竞赛中出现撕拉顶牛现象时便片面的否定这不是真正的意拳推手。他们对意拳推手的理解只停留在芗老“搭手飞人”的潇洒瞬间,却忽视了这“潇洒瞬间” 的功夫所经历了多少曲折的过程。推手中你变化,人家也变化,你有力人家比你还有力。实力相当的人谁想克服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实力悬殊者比起来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形而上学”观点不知耽误了多少学者!

  而实际意义上的意拳推手训练都要经过:顶——不顶——变化迅速这样的过程。而这个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变化过程,不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不经过刻苦训练,只处于“哈姆雷特”式的幻想状态,早晚会成为笑柄的。

  姚宗勋先生在向学生讲述基本功与推手的关系时,曾回忆当年他刚拜在芗老门下时,与杨德茂师兄推手。杨师兄利用意拳的推手技术使年轻力壮的姚先生也奈何不了他。于是姚先生边刻苦练习基本功,每日都在10小时以上。经过近半年的练习,姚先生的推手已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事实胜于雄辩,那些认为推手“不顶不抗”的人,实际上是对推手存在的一种幻想,根本不懂得意拳推手的训练程序与发展过程。他们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不能掌握正确的拳劲及推手中疾速的变化与松紧转换及随机随势的发力,更未经过真杀实砍的推手、散手训练,只会高谈空洞的理论。

  意拳推手竞技化是提高意拳推手水平的唯一途径

  现在有些人撰文议论什么意拳推手不应该竞技化,因为竞技化的推手容易出现“顶牛”现象,使本来“潇洒自如,打手飞人”的推手变了味儿了。其实这种观点是及其片面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那么在其不完善阶段肯定会存在某些缺点,我们总不能因一斑黑点而否认了整块美玉的价值吧。出现了缺点正是我们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正是需要我们改正的方面,越改进我们不就越提高的快吗?

  姚先生曾讲:发展意拳推手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无护具的比赛,只可掌臂施以发放力,不可击打;二是穿上护具,在推手中搭手的瞬间可以发打结合,缠中带打,散中带缠,充分发挥意拳推手这一独特的搏杀技术,这样即进行了交流,提高了技艺,又增进了感情,岂不两全其美吗?

  北京市武术协会意拳研究会近年来组织了多次意拳推手比赛,虽存在某些不足,但在整体上还是促进了意拳推手的发展。

  所以说,只有竞技,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只有竞技才有动力。动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如果意拳推手不搞竞技,没有擂台上那种带有“血腥味儿”的拼杀,只是象某些人以“摸摸找找,感觉挺好”的形式进行起所谓的“友好式”交流,那么意拳推手技术永远提高不了。像那只井底之蛙守着自己的一口空间,作着“潇洒自如,搭手飞人”的美梦。

  【意拳(大成拳)推手打击技巧】

  【大成推手-发人于丈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