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招募ing......

  

  作者:张瑷敏

  在近日举行的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各类战机、装甲战车、导弹、雷达以及空中侦察打击武器等纷纷亮相。在对海作战装备体系中,除两栖装备和近海防卫装备外,轻型水面无人武器系统和水面艇载武器系统集成等模型也高调展出。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刚刚成功进行了导弹飞行试验的察打一体导弹无人艇“瞭望者Ⅱ”。这艘填补了我国导弹无人艇技术空白的“小家伙”,或将成为未来海战以小搏大的“海上利刃”。作为海上战场的“黑科技”,导弹无人艇优势何在?各国研发进展如何?请看今日解读。

  海上战场的“黑科技”

  近年来,武器装备的无人化成为发展的大趋势,海上无人作战力量也在快速发展。事实上,水面无人艇并不是新鲜事物,美国此前研发的“海上猎人”项目就曾吸引了全球关注,只不过目前海上无人作战平台还是以巡逻用途为主的小型无人艇,向实战化方向迈进的步伐稍显缓慢。本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船重工展出的JARI-USV多用途无人作战艇模型和云洲智能亮相的“瞭望者Ⅱ”察打一体导弹无人艇,不禁令人眼前一亮。

  作为我国军工企业研制的海上战场“黑科技”,云洲智能在本届航展上集中亮相了8款无人艇产品,充分展示出我国在水面无人艇领域的实力。首次对外公开亮相的“瞭望者Ⅱ”察打一体导弹无人艇,今年10月成功进行了导弹试射,一举命中靶心。该无人艇艇长7.5米,宽2.7米,排水量3.7吨,最大航速45节,22节标准续航可达310海里,能适用于4级海况,具有全自主、半自主、远程手动遥控以及人工驾驶等多种驾驶模式。“瞭望者Ⅱ”无人艇还专门搭载有光电系统以及雷达装置,在艇艏位置布置有四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4枚采用图像制导的精确导弹,最大射程达到5公里。

  据“瞭望者Ⅱ”无人艇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列无人艇可用于海上岛礁、边防水域巡逻警戒,能对海上中小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也可配合两栖部队对近岸移动和固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尤其是在遇到大型目标时,可进行集群式失能性打击,作战能力可见一斑。

  在此前举办的“军队-2018”国际军事技术论坛和南非防务展上,中船重工就曾展示过JARI-USV导弹无人艇模型。从模型来看,该无人艇的最大特点就是装备有1个四联装垂直发射单元和1个单管鱼雷发射装置,这意味着它至少可以携带8枚反舰导弹和2枚鱼雷。

  竞相研发引领新潮流

  目前,以美国、以色列为代表的军事强国都在竞相研发导弹无人艇,意图借此引领未来水面战场无人作战新潮流。

  2017年,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研制的世界首艘导弹无人艇“海上骑士”,顺利完成了“长钉”导弹发射测试,成功命中目标。“海上骑士”无人艇是以色列主力无人艇“保护者”的升级版,能同时在岸上基地和舰艇上遥控操作,可连续航行超过12小时,专门配备有1门水炮和多枚“长钉”导弹。目前,以色列海军正在组建“海上骑士”无人艇分队,预计首批“海上骑士”导弹无人艇将列装以色列在加沙沿岸的海军分队。

  美国在导弹无人艇领域自然不甘落后。2017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开展示了一艘Mark Ⅵ导弹无人艇模型。该型导弹无人艇的一大亮点就是在艉部安装了四联装倾斜发射装置,专门发射LRASM远程反舰导弹。事实上,这款无人艇是Mark Ⅵ巡逻艇和LRASM远程反舰导弹的融合产物。一枚LRASM远程反舰导弹重达1.15吨,而Mark Ⅵ巡逻艇载荷仅为5吨。想要实现“小艇大弹”,就必须拆除上层建筑等结构,因而无人艇倒是一项绝佳选择。当然,Mark Ⅵ巡逻艇搭载4枚LRASM远程反舰导弹的难度依然很大,未来极有可能选择更大的无人舰艇作为LRASM导弹的发射平台。

  此外,新加坡海军也曾公开展示过“斯巴达侦察兵”无人艇。这款无人艇最大活动范围达14.4公里,一次出海可连续航行8个小时,能搭载舰炮、反舰导弹等武器装备。一旦装备“海尔法”或“标枪”导弹,“斯巴达侦察兵”甚至还能实现对地面目标的精确打击。

  灵活小巧的“海上杀手”

  伴随着导弹无人艇和无人艇编队试验的推进,灵活小巧、战力强悍、群化编队的导弹无人艇作战集群,未来在水面战场上实施反舰、反潜作战任务时,势必令敌人防不胜防。

  导弹无人艇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不需要专门配备艇员,实现了官兵的零伤亡。由于这种导弹无人艇普遍吨位小,对海搜索雷达难以在几百公里距离发现目标,可实现防区外的抢先攻击。仅Mark Ⅵ型导弹无人艇自身的作战半径就超过500公里,再加上LRASM远程反舰导弹的射程,甚至能攻击上千公里以外的目标。

  未来战场上,导弹无人艇可在港口、岛礁、重要航线和重点目标附近执行巡逻警戒任务,并对周边水上威胁目标进行识别、警戒、态势上报和高速拦截,必要时可直接进行导弹精确打击。同时,导弹无人艇还可充分根据任务需要,搭载红外传感器、水炮、声光拒止、电子对抗设备等,实现多功能、多场景应用。目前,导弹无人艇还在积极开展对岸基坦克、装甲、碉堡等工事目标进行视距攻击的测试,未来可用于执行对岸攻击任务。由于导弹无人艇可快速大规模生产列装,未来可实现多艘无人艇集群协同作战,并能与无人机、有人舰艇进行信息互联互通,执行更为复杂的水面任务,成为颇具威胁的“海上杀手”。

  来源:中国海洋报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

  察打一体!我国首艘导弹无人艇公开亮相珠海航展

  海洋智能无人艇关键技术及应用进展

  无人艇远距离通信技术

  “海上猎人” : 美军最先进反潜无人艇及应对措施

  回复关键字,获取相关主题精选文章 热点聚焦:军民融合 | 一带一路 |电磁武器| 网络战|台海局势 |朝鲜半岛|南海问题| 中美关系 大政方针:十三五|两会|国家战略|经济|军事 |科技|科研|教育|产业|政策|创新驱动|信息化建设|中国制造|政策法规|产业快讯 军民融合:民参军|协调创新|成果转化|军工混改| 重大项目|国防工业|第三方评估 创新前沿:人工智能|颠覆性技术 | 无人系统|机器人|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 | 3D/4D打印|生物科技|精准医疗| 智能制造| 大数据|5G通讯|区块链|量子计算|超级计算机| 新材料|新能源 |太赫兹|航天|卫星|北斗|航空发动机|高性能芯片 | 半导体元器件|科技前沿应用 | 创新科技 尖兵利器:航空母舰|潜航器|无人机|新型轰炸机| 先进雷达|新型导弹|反导|高超声速武器|武装直升机|装备 强军动态:军队改革|军事战略|人才培养

  安全纵横:综合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太空安全|发展安全|网络安全

  其他:大国博弈|贸易战| 习近平|马斯克|DARPA|兰德研究报告|潘建伟| 梅宏|李德毅|顾建一|卢秉恒|邬江兴|王凤岭 | 名家言论 |国防建设 |外军动态 其他主题文章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