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看完你就知道,王氏家族是怎样与淄博新城结缘的?

【淄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微,你值得关注】

王渔洋的祖籍是山东省诸城县,

那么,

他们是怎样来到新城(今桓台)的呢?

这里边还有段有趣的传说……

故居内景

渔洋祠

王渔洋的始祖名唤王贵。明朝洪武初年山东有一股花马军流窜到青州府诸城县初家庄,烧杀虏掠,为非作歹。一日,王贵见一个匪军到户下抢劫,极为愤慨,乘其不备,用镢头将其砸死。他知道自己难以和匪军相抗,就只身逃到济南府新城县东南隅的曹村(现属张店区),给一家姓赵的地主做长工。

王贵为人淳朴诚实,勤恳能干,深得赵家的赞赏和信任。第二年秋末的一天晚上,赵家主人让他到田间去看豆叶堆,准备第二天一早趁露潮安排大车去拉。谁知傍明天刮起了大风,王贵看着拉豆叶的活是不能干了,便收拾工具回到场院中。王贵回到场院,正准备进牛棚给牛加草,突然看到一个年轻的农家姑娘出现在柴草垛间,只见姑娘衣赏褴褛,上前询问。又说没有吃饭,就领她去见赵家主人。赵家主人问那女子是从哪里来的,那女子腼腆地回答,自己是青州府诸城县初家庄人,姓初,早晨起来到院子里取柴禾,不觉被一阵大风刮到这里来了(实乃来此找王贵)。王贵非常惊讶地说:“是呀,刚才我在村南看坡,黎明刮起大风,没法把豆叶装上车就回到场院喂牛,忽然听到柴草堆里有响声,一看,竟是这位从天上掉下来的姑娘。”赵家主人一听这话,心中不禁疑惑起来:天底下哪会有这等怪事?

打这以后,赵家主人处处都在留意察看。

一天,赵家女眷、婢仆都来看她。无意中问起她有无婆家,那姑娘忸怩了半天才说:“幼时听说父母给许了一个本村姓王的为妻,而后那人流落他乡,没有回信。”言语中,赵氏家人听口音和王贵相仿,且是同乡人,就有成全二人之意,后来又听王贵谈起过:“八岁那年,爹娘曾给本村订下一家姓初的贫户女儿为妻,至今十几年未见,兵荒马乱,也不知到哪里去寻找。”赵家的人越听越觉惊异,问王贵幼年订婚的女子有什么特点标记,王贵想了想说:“婚证、简帖都在诸城遗失,只听说女的右手腕上有颗黑痣,不知是不是真的?”赵家女眷立即捋起初姑娘袖口去看,果然应验了,一家人高兴地说:“这是‘天作之合’。”

故居内景

王渔洋故居

女眷们见初姑娘温婉和顺,有意留她在家帮助烧水做饭、干杂务。就找到初姑娘问愿意不愿意。初姑娘说:“几年战乱,家乡无亲人,不再回诸城了。”女眷们征得赵家主人同意,就让初姑娘住了下来,而后,商得两人同意,腾出赵家的两间下房简单地给他们办了喜事。

就这样,王贵在新城县曹村落了户。女的缝补浆洗样样泼辣;男的身体健壮,帮人做些杂活,两人和赵家处得很和睦。他们生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人应匠籍迁济南,一个远上陕西,最小的儿子叫王伍,由曹村迁居新城城里,卖粥行善。王家后人称他为“善行公”,修专祠祭祀。称王贵为“琅琊公”,称其始祖奶奶为“风氏夫人”,其子孙繁衍,发展成为“江北青箱”。

(文 / 孔令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