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父親的死,夫差把一切都怪罪到勾踐頭上,所以後來夫差活捉勾踐,逼着勾踐參與修建闔閭墳墓,讓勾踐親眼看看給闔閭陪葬的3000多柄寶劍,勾踐“搬磚”3年,直到闔閭墓竣工,夫差爲父親出一口惡氣。這2個難關已經很難攻破了,關鍵闔閭墓的入口在“劍池”(因闔閭墓而得名)底部,劍池的水深在6米左右,底部還有大量淤泥,踩進去恐怕很難脫身,加上攪動淤泥會讓人迷失方向,連闔閭墓的大門都沒機會摸到,更別說盜墓了。

俗話說:“寶劍贈英雄,紅粉送佳人。”自西周時期起到後世各朝,上至天子,下至文人騷客,都對佩劍情有獨鍾,劍也被稱爲“百兵之君”,劍鋒筆直,直來直去,是爲正直。在這種風氣之下,許多名劍橫空出世,干將、莫邪、龍淵、太阿、湛盧、魚腸個個名冠天下。

今天要說的水中古墓,裏面埋着的就是一位“寶劍狂熱愛好者”,生前就極盡所能網羅天下名劍,當兒子的爲表孝心,在父親死後也四處收集名劍,給父親陪葬,加起來竟然多達3000把。別說盜墓賊了,就連千古一帝秦始皇都忍不住來“盜墓”,那麼他們爲何皆無功而返?這位“寶劍狂熱愛好者”就是吳王闔閭(hé lǘ),是春秋末期吳國的君主,闔閭很有能力,伍子胥和孫武都是爲他賣命的人,夫差是他的兒子。當年吳越兩國開戰,越王勾踐派大夫靈姑浮去偷襲闔閭,靈姑浮斬落闔閭的腳趾,闔閭因傷口感染而死,兒子夫差即位。

對於父親的死,夫差把一切都怪罪到勾踐頭上,所以後來夫差活捉勾踐,逼着勾踐參與修建闔閭墳墓,讓勾踐親眼看看給闔閭陪葬的3000多柄寶劍,勾踐“搬磚”3年,直到闔閭墓竣工,夫差爲父親出一口惡氣。後來勾踐臥薪嚐膽,滅了吳國,立馬就帶人去挖闔閭的墳墓,結果最終無功而返。由於這檔子事鬧得人盡皆知,所以許多本史料中都有明確的記載:“闔閭墓在虎丘山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都寫到這份上了,是個人都有機會去“盜墓”,都不用費勁找,別說其他的陪葬品,光是魚腸、湛盧這些寶劍,都價值連城。所以秦始皇和孫權都跑來掘闔閭的墳,但皆無功而返。

這就要說說闔閭墓的“防盜指數”有多高了。首先,史料中記載“銅槨三重,傾水銀爲池,黃金珍玉爲鳧雁”,很容易就能知道闔閭墓中全是水銀,非常危險;其次當年夫差讓10萬多人花了3年纔給父親打造完墓,甚至動用大象運石頭,墓門外足足有3噸重的巨石,只餘一絲縫隙,在缺乏先進工具的古代,打開難度太大。

這2個難關已經很難攻破了,關鍵闔閭墓的入口在“劍池”(因闔閭墓而得名)底部,劍池的水深在6米左右,底部還有大量淤泥,踩進去恐怕很難脫身,加上攪動淤泥會讓人迷失方向,連闔閭墓的大門都沒機會摸到,更別說盜墓了。

時間轉眼來到了1955年,當地政府需要維護北宋時期修建的虎丘塔,便拿來大型抽水設備,整整抽了3天才把“劍池”的水抽乾,人們第一次見到了池底,經過工作人員的探查,下面確實有一個入口,但是入口處放有好幾塊巨大的石板,只有一點縫隙,符合史料對其的記載。但大家的目的只是維護虎丘塔,並沒有繼續探查闔閭墓,只給“劍池”重新換了水。

之後80年代、90年代也都由政府給“劍池”換水,畢竟充滿淤泥可不好聞,但皆沒有動過闔閭墓。專家們認爲,動闔閭墓一定會影響虎丘塔,若因爲開墓毀了虎丘塔,絕對不是好選擇;其次,我國是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既然沒人偷盜過闔閭墓,不如讓它靜靜待在湖底,讓關於寶劍們的美麗傳說繼續延續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