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句名言:“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這句名言基本上概括了清朝的心態,也是爲什麼清朝對內恨對外慫,能打敗太平天國百萬大軍,而打不過列強的原因。

大家看看時間,鴉片戰爭是1840年,火燒圓明園是1860年,1894年甲午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而太平天國起義是在1851-1864年,也就是說清朝與列強的戰爭只有1860年這次與太平天國有關,或者說影響了清朝與列強的兵源調動。

太平天國甚至佔領了清朝的江南半壁河山,而且都是富庶的地方,佔據了清朝一半的稅源,清朝調動各路大軍圍剿,對太平軍是趕盡殺絕,而不管是鴉片戰爭還是甲午戰爭,英國和日本都沒有佔領多少中國領土,清朝基本上都是馬上投降賠款,爲什麼只是在國境上打敗就投降了呢?爲什麼不能像沙俄1904年敗給日本一樣退回本土就行了,把敵人放進來打未必就一定能輸嘛?特別是英國,遠隔萬里之遙,到中國的兵力也才幾千人而已,而且清朝早就海禁,也不在乎海外貿易,而且實事求是的說,就算是英國軍隊和太平軍打也不一定能贏。

所以說,主要還是清朝的心態問題,看不慣所謂的“家奴”。

其實太平天國運動戰鬥力還是很強的,要不是自己作死根本就不會死,林鳳祥、李開芳2萬人的北伐軍就能打到天津附近,如果洪秀全,楊秀清能多派點人,比如10萬左右,基本上就能一鼓作氣滅了清朝,可惜內訌不斷,讓一切都前功盡棄。以清軍的能力當時也消滅不了太平軍,真正消滅太平軍的力量是曾國藩的湘年和李鴻章的淮軍,因爲只鴉片戰爭以來,清軍可以說就沒有打過像樣的勝仗,其實不止是清朝,中國的歷代王朝,除了開國時的軍隊戰鬥力很強外,後面的軍隊戰鬥力都不行,從這個意義上說,西方列強的軍隊不管是面對清朝的軍隊還是明朝末年的軍隊,甚至於元朝末年的軍隊,都有可能贏。

再一個就是朝廷也是太腐敗無能的!

如果西方列強面對的是康熙,朱元璋,忽必烈的話,它們哪裏會佔到多少便宜。

總統來說就是清朝面對西方列強的時候自己太弱了,而清朝面對的太平軍是自己把自己搞弱的,要不然曾國藩可能真的早就自殺了(曾國藩多次敗給太平軍,想自殺好幾次都沒死成),清朝也不可能到1912年才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