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Joshua和Eric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開始跟他們進行宇宙科普了(因爲老母親我也是個宇宙謎),之前也寫過一篇宇宙科普的文章,但是主要集中在繪本上的介紹。

  最近呢,我又蒐集了一波更加豐富的資源,有科普視頻、兒歌、啓蒙類APP和一些經典繪本,以及怎麼在給孩子進行科普的同時進行一些演繹遊戲,都能讓孩子在瞭解知識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真實體驗,深入地感受宇宙的奧妙,好了,下面就來分享給大家。

  ps:這裏有我整理的幾個關於宇宙啓蒙的視頻,大家可以跳轉「小芽啓萌」服務號收看哦~

  △ 掃碼即可觀看全部視頻

  如果你愛上了某個星球的一朵花,那麼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會覺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裏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小王子》,一下子就被開篇的蟒蛇給吸引了。爲什麼大人看到的是帽子,小孩子看到的卻是蟒蛇吞下了大象呢?帶着這份好奇心讀下去,徹底被B612星球上的故事所吸引。

  

  星星發亮是爲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

  

  原來遙遠的星球上有這麼多美麗的事情在發生啊,恨不得自己也能當個旅者在上面留下我的腳印。

  小小的我不禁開始憧憬,天空中真的會有一顆屬於我的星星嗎?

  不久前跟Joshua讀《小王子》的時候,跟感性的我不同的他,對故事有着完全不同角度的理解。他眨巴着眼睛,一臉不解的問了幾個出乎我意料的問題:

  

  爲什麼B612上的玫瑰花不會死?

  那裏有氧氣嗎?

  

  

  小王子住的星球跟我們的有什麼不同?

  他現在離我們有多遠啊?

  

  記得Joshua第一次接觸宇宙,是我們一起DIY製作了浪漫的星空燈。在漆黑的房間裏打開星空燈的那一刻,才一歲的他就大聲驚呼看着滿房間的倒影。想來,這時候就開始打開了他對宇宙感興趣的大門吧。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也結合了各方面的資源,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怎麼樣在家裏就可以從多方面一步步給孩子介紹宇宙,進行有趣又好玩的宇宙啓蒙。

  比如,我們可以先從這個視頻入手,給孩子引入宇宙的幻想,初步介紹宇宙的概念和組成,讓孩子從中感受到美的體驗。

  點擊圖片即可觀看視頻

  然後,開始跟孩子的浪漫星空之旅吧。

  

  接觸星空:從理解數量級和差異性開始

  Q.

  宇宙有多大?又有多少顆星星?

  對於年幼的孩子,雖然已經有了基本的數學知識,能夠知道1-10甚至1-100,但理解起無窮大這些抽象的概念還是很困難的。

  所以遇到這種孩子必問的問題,只需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屬於太陽系,是八大行星之一就可以了。認識八個行星的名稱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十個手指數得出來。

  Q.

  太陽系中有哪八大行星?

  接下來孩子一定會問這個問題,比起口述讓孩子死記硬背行星的名稱,我更喜歡用兒歌讓孩子邊唱邊記,既增加了學習的樂趣又能形成快速的記憶。

  科普類、兒歌類視頻可以給孩子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美的感受,體驗到黑暗中神祕奇幻的宇宙。像下面這首太陽系兒歌就非常適合低幼的孩子,跟着跳躍的節拍一下子就把八個行星的名字都記住啦:

  點擊圖片即可觀看太陽系兒歌視頻

  

  Q.

  認識行星的順序、比較大小

  其實從這裏開始就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數學基礎了,比如知道如何把物品進行排序、知道如何比較兩者之間的大小等等。

  △點擊圖片即可觀看3D版比較行星的大小視頻

  但是對於低幼的孩子來說,我們可以嘗試把八大行星比作水果,這樣孩子們認識起來就會容易得多。比如,把我們所在的地球當成是小番茄,其他的行星對應的就可能會是下面這些水果。

  當有了水果作爲參照物,孩子們理解起來各個星體的大小就直觀得多了。我們甚至可以把實物一一擺在桌子上,讓這項認識變得更加具體形象。

  除此之外,互動式啓蒙APP可以通過了解行星之間互相的影響,孩子用手指放大縮小來觀看每個行星的表面,看到整個太陽系的星羣,一步步走進銀河系的世界。

  在這裏還想給大家推薦一個特別好玩,畫風也很讚的童科普教育app,叫tinybop。整個系列一共有10個不同的主題遊戲,其中的space系列,用很簡潔的畫面就清晰的介紹了行星的順序:

  進入主界面後,只要點一下右邊的菜單欄,拖動星球到圈圈裏,就可以比較星球的大小:

  如果試着把星球分別拖動放到天平的兩邊,還可以比較質量

  

  當然遊戲中還有不少隱藏的進階玩法等着我們去一一挖掘。

  如果孩子對不同星球之間的差異性感興趣,也可以通過左右拉動滑塊這些很簡單的操作,來認識各種星球上的物質: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學習更深層次的知識,瞭解星球上各物質的互相作用。

  比如金星表面會出現的物質有哪些,分別點硫雲、火山和金屬雪會發生什麼現象:

  

  類似的科學啓蒙App都可以是孩子瞭解宇宙的一種很好的方式。通過互動,孩子能夠了解行星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放大來觀看每個行星的表面,也可以縮小看到整個太陽系的星羣,在點擊屏幕的過程中感受真實的走進銀河系。

  孩子的思考方式是聚焦的,他的學習邏輯通常是跟着具體的物體來走的,所以在引入宇宙和八大行星這些抽象的概念時,我們還可以藉助具體的形象,邊說邊演示,讓浮在空中的抽象概念落地,孩子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當孩子對行星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可以一起製作八大行星的DIY展示板來加深印象。

  或者用橡皮泥自制行星也是很好的方法。

  △點擊圖片即可觀看自制行星視頻

  

  認識星空:從星座的形狀構成開始

  說起星星,當然離不開星座。獵戶座、大熊座、仙后座.......如果把天上的星星都用線條連起來,慢慢的就能看到各種星座的雛形了。之前我也寫過一篇文章(鏈接:快學會用點陣圖,向孩子講解知識輕鬆又有趣),教孩子們怎麼連點成線,大家也可以看看。

  △點擊圖片即可觀看12星座詞彙視頻

  在瞭解各種星座形狀的基礎科普過程中,我們可以用一些直觀的展示幫助孩子進行記憶。比如在3-4歲的「優陪會員計劃」中,我跟Joshua一起玩過一個“認識星座”的遊戲:

  出自「優陪會員計劃」3-4《宇宙啓蒙:認識星座》

  這個手工製作的過程也非常簡單,把星座圖打印在一張A4紙上,一個個剪下來之後沿着點的紋路戳出洞洞,貼在一次性紙杯的杯底就行了。Joshua拿着手電筒在紙上面照來照去,興奮得不行呢。

  

  這是孩子探究世界的最初嘗試,通過這些探索,孩子將形成對世界的認知,逐步激發學習興趣,學會提出問題、討論原因、解決問題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製作星座書

  在小本本的每一頁下方寫上星座的名字,上面用幾個點畫出星座的雛形,讓孩子試着把它們連起來,戳出洞洞,就變成一本可以長期保存又好看的星座書了。

  把蠟燭放在書頁之間,點點星光透過小孔照射出來,真的很夢幻呢。每當想不起來星座對應的形狀時,翻一翻這本書就能馬上想起來了。

  平時跟孩子夜晚戶外活動的時候,可以在手機裏下載一個叫star walk 2的app來進行天文觀測。

  在主界面就可以看到很多非常形象的星座,內含星座星體識別器,且都是以3D形式呈現的。根據手機的即時定位還可以現實觀星,把攝像頭對着天空,甚至可以看到AR版的星雲和星座哦。

  

  理解星空:太陽光反射的影響

  在一整片星空中,唯一能被我們的肉眼看到的大球體,就是月球。但月球是衛星,並不屬於八大行星之一。一年365天中,月亮似乎都在不停的變化,有時圓有時扁。孩子一定會好奇,爲什麼月亮會有陰晴圓缺呢?

  

  跟天上的所有星星一樣,其實月亮本身是不會發光的。它只是地球的一顆天然衛星,不過月亮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能夠反射太陽光。由於月亮的表面凹凸不平,因此太陽可以在月亮上面發生漫反射,所以到了晚上,我們看到的月亮光會比早上的陽光柔和得多。

  爲了讓孩子更直觀的理解太陽光反射的影響,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動手做一個觀察月相變化的手工遊戲,比如在4-5歲的「優陪會員計劃」中,我跟Joshua一起玩過一個“認識月相”的遊戲::

  出自「優陪會員計劃」4-5《宇宙啓蒙:認識月相》

  當孩子把頭伸進洞裏,旋轉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很明顯是不一樣大小的。因爲覆蓋的部分,太陽光無法穿透過去,自然就沒有辦法被月球反射到地球上了。

  

  爲孩子打開一扇窗戶看向更遠的世界

  除了上面介紹的app和手工遊戲之外,我們還可以用故事的方式,給孩子介紹宇宙,激起他們的好奇心,也可以一邊讀繪本一邊角色扮演的遊戲。低幼孩子入門的方式,最適合的就是從一個個小故事開始。

  這裏給大家推薦幾本孩子都會喜歡看的關於星空的繪本。讓星空的瑰麗植入他們幼小的心靈,慢慢茁長成長爲神祕而又浩瀚無垠的宇宙吧。

  

  How to Catch a Star

  

  作者:Oliver Jeffers

  出版社:HarperCollins Children‘s Books

  男孩從窗戶仰望滿天星斗,希望有一天也能擁有一顆自己的星星。有一天,他決心遠行去摘星,歷經艱辛終於在海邊找到了那顆星。作者用類似孩子塗鴉的風格,描畫了這個寂寞又溫暖,同時也是每個孩子都做過的夢。其實星空就在你的眼前、你的身邊,只是過去的你沒有用心去看待周圍的事物。

  

  月亮不見了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作者:和田誠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的科普故事,書中把奇妙的幻想和月亮的盈虧、月食、神話傳說等結合了起來,有趣又富有創意,還傳達了希望世界和平的美好願望。由這個故事改編而成的動畫片,現在也在日本各地的天文館裏播放着,向無數的多孩子傳遞着關於宇宙的知識。

  

  爸爸帶我去看宇宙

  

  作者:烏爾夫·塔克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在書中這個爸爸和孩子的眼裏,有一個不一樣的宇宙叫“爸爸的宇宙”。溫馨的畫面和可愛的文字相結合,令宏大的宇宙也變得接地氣起來。蝸牛在石頭上爬,草穗在風中搖盪,這一切都是宇宙中的萬物,誰又能說眼前出現的不是宇宙呢?

  

  太空貓:星際穿越

  

  作者:多米尼克瓦里曼

  出版社: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宇宙裏都有些什麼?帶着這份好奇心,太空貓博士帶領孩子一起去了一趟有趣的宇宙前沿之旅。除了太陽系,書中還探索到了其他的宇宙空間知識,比如重力、地外生命、關於時間的有趣事實等等。作爲一隻世界上最聰明的貓,太空貓博士一定不會讓孩子失望。

  

  我們的太空

  

  

  作者:美國DK公司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這是一本有關知識探索的百科全書,從巨大浩瀚的星系到極其微小的細菌,從人體細胞到古代文明,都用生動活潑的手法呈現在了這本書裏。書中的圖片資料皆由具權威性的美國國家航空局提供,通過世界級攝影師拍攝的畫面,向孩子展示了宇宙的各種奇蹟。

  

  我們爲什麼要讓孩子探索宇宙?

  無意中看到1970年NASA都林格博士給贊比亞修女的回信,在信中,修女提出了一個問題,同時也是很多人的疑問———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喫不上飯,爲什麼還要花幾十億、幾百億美元,去探索宇宙?

  史都林格博士很快回了信。他在信中說到:

  

  我不認爲太空計劃能一夜之間創造奇蹟,然而,探索宇宙有助於促使問題向着良好的方向發展。

  

  NASA不久後以《爲什麼要探索宇宙》爲標題發表了這封真摯的回信。

  我一直認爲關於宇宙的啓蒙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因爲人不能老是盯着自己的腳,要有好奇心,要時常看看星空。

  這裏我也把這封動人至極的回信貼在了下面,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啓發。

  親愛的 Mary Jucunda 修女:

  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但這封對我的觸動最深,因爲它來自一顆慈悲的飽含探求精神的心靈。我會盡自己所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請允許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

  在來信中,你問我在目前地球上還有兒童由於飢餓面臨死亡威脅的情況下,爲什麼還要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進行飛向火星的航行。我清楚你肯定不希望這樣的答案:「哦,我之前不知道還有小孩子快餓死了,好吧,從現在開始,暫停所有的太空項目,直到孩子們都喫上飯再說。」事實上,早在人類的技術水平可以暢想火星之旅之前,我已經對兒童的饑荒問題有所瞭解。而且,同我很多朋友的看法一樣,我認爲此時此刻,我們就應該開始通往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偉大探險。從長遠來看,相對於那些要麼只有年復一年的辯論和爭吵,要麼連妥協之後也遲遲無法落實的各種援助計劃來說,我甚至覺得探索太空的工程給更有助於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危機。

  在詳細說明我們的太空項目如何幫助解決地面上的危機之前,我想先簡短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那是在400年前,德國某小鎮裏有一位伯爵。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將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給了鎮子上的窮人。這十分令人欽佩,因爲中世紀時窮人很多,而且那時經常爆發席捲全國的瘟疫。一天,伯爵碰到了一個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個工作臺和一個小實驗室,他白天賣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幾小時的時間專心進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鏡片,然後把研磨好的鏡片裝到鏡筒裏,用此來觀察細小的物件。伯爵被這個前所未見的可以把東西放大觀察的小發明迷住了。他邀請這個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裏,作爲伯爵的門客,此後他可以專心投入所有的時間來研究這些光學器件。

  然而,鎮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這麼一個怪人和他那些無用的玩意兒上花費金錢之後,都很生氣。「我們還在受瘟疫的苦,」他們抱怨道,「而他卻爲那個閒人和他沒用的愛好亂花錢!」伯爵聽到後不爲所動。「我會盡可能地接濟大家,」他表示,「但我會繼續資助這個人和他的工作,我確信終有一天會有回報。」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以及同時期其他人的努力)贏來了豐厚的回報: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給醫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由此展開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傳染性疾病。

  伯爵爲支持這項研究發明所花費的金錢,其最終結果大大減輕了人類所遭受的苦難,這回報遠遠超過單純將這些錢用來救濟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我們目前面臨類似的問題。美國總統的年度預算共有 2000 億美元,這些錢將用於醫療、教育、福利、城市建設、高速公路、交通運輸、海外援助、國防、環保、科技、農業以及其他多項國內外的工程。今年,預算中的 1.6% 將用於探索宇宙,這些花銷將用於阿波羅以計劃、其他一些涵蓋了天體物理學、深空天文學、空間生物學、行星探測工程、地球資源工程的小項目以及空間工程技術。爲擔負這些太空項目的支出,平均每個年收入 10,000 美元的美國納稅人需要支付約 30 美元給太空,剩下的 9,970 美元則可用於一般生活開支、休閒娛樂、儲蓄、別的稅項等花銷。

  也許你會問:「爲什麼不從納稅人爲太空支付的30美元裏抽出5美元或3美元或是1美元來救濟飢餓的兒童呢?」爲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需要先簡單解釋一下我們國家的經濟是如何運行的,其他國家也是類似的情形。

  政府由幾個部門(如內政部、司法部、衛生部與公衆福利部、教育部、運輸部、國防部等)和幾個機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航空航天局等)組成,這些部門和機構根據自己的職能制定相應的年度預算,並嚴格執行以應對國務委員會的監督,同時還要應付來自預算部門和總統對於其經濟效益的壓力。當資金最終由國會撥出後,將嚴格用於經預算批准的計劃中的項目。

  顯然,NASA 的預算中所包含的項目都是和航空航天有關的。未經國會批准的預算項目,是不會得到資金支持的,自然也不會被課稅,除非有其他部門的預算涵蓋了該項目,藉此花掉沒有分配給太空項目的資金。由這段簡短的說明可以看出,要想援助飢餓的兒童,或在美國已有的對外援助項目上增加援助金額,需要首先由相關部門提出預算,然後由國會批准纔行。

  要問是否同意政府實施類似的政策,我個人的意見是絕對贊成。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點點稅款來幫助飢餓的兒童,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我相信我的朋友們也會持相同的態度。然而,事情並不是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計劃取消就能輕易實現的。相對的,我甚至認爲可以通過太空項目,來爲緩解乃至最終解決地球上的貧窮和飢餓問題作出貢獻。解決飢餓問題的關鍵有兩部分:食物的生產和食物的發放。食物的生產所涉及的農業、畜牧業、漁業及其他大規模生產活動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高效高產,而在有的地區則產量嚴重不足。通過高科技手段,如灌溉管理,肥料的使用,天氣預報,產量評估,程序化種植,農田優選,作物的習性與耕作時間選擇,農作物調查及收割計劃,可以顯著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

  人造地球衛星無疑是改進這兩個關鍵問題最有力的工具。在遠離地面的運行軌道上,衛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裏掃描大片的陸地,可以同時觀察計算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多項指標,土壤、旱情、雨雪天氣等等,並且可以將這些信息廣播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進一步處理。事實證明,配備有土地資源傳感器及相應的農業程序的人造衛星系統,即便是最簡單的型號,也能給農作物的年產量帶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提升。

  如何將食品發放給需要的人則是另外一個全新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輪船的容量,而在於國際間的合作。小國統治者對於來自大國的大量食品的輸入會感到很困擾,他們害怕伴隨着食物一同而來的還有外國勢力對其統治地位的影響。恐怕在國與國之間消除隔閡之前,飢餓問題無法得以高效解決了。

  以最近發生的阿波羅13號事故爲例。當宇航員處於關鍵的大氣層再入期時,爲了保證通訊暢通,蘇聯關閉了境內與阿波羅飛船所用頻帶相同的所有廣播通信。同時派出艦艇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以備第一時間進行搜救工作。如果宇航員的救生艙降落到俄方艦船附近,俄方人員會像對待從太空返回的本國宇航員一樣對他們進行救助。同樣,如果俄方的宇宙飛船遇到了類似的緊急情況,美國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提供援助。

  通過衛星進行監測與分析來提高食品產量,以及通過改善國際關係提高食品發放的效率,只是通過太空項目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兩個方面。下面我想介紹另外兩個重要作用: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學素養。

  登月工程需要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對如此嚴苛的要求,我們要尋找新材料,新方法;開發出更好的工程系統;用更可靠的製作流程;讓儀器的工作壽命更長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規律。

  這些爲登月發明的新技術同樣可以用於地面上的工程項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項從太空項目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中,這些技術打造出更好的廚房用具和農場設備,更好的縫紉機和收音機,更好的輪船和飛機,更精確的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更好的通訊設施,更好的醫療設備,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你可能會問,爲什麼先設計出宇航員登月艙的維生系統,而不是先爲心臟病患者造出遠程體徵監測設備呢。答案很簡單:解決工程問題時,重要的技術突破往往並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來自能夠激發出強大創新精神,能夠燃起的想象力和堅定的行動力,以及能夠整合好所有資源的充滿挑戰的目標。

  太空旅行無可置疑地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通往火星的航行並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所帶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項目之外,這將產生數倍於原始花費的收益。

  若希望人類生活得越來越好,除了需要新的技術,我們還需要基礎科學不斷有新的進展。包括物理學和化學,生物學和生理學,特別是醫學,用來照看人類的健康,應對飢餓、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我們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科學事業中來,我們需要給予那些投身科研事業的有天分的科學家更多的幫助。隨時要有富於挑戰的研究項目,同時要保證對項目給予充分的資源支持。在此我要重申,太空項目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它爲學術研究工作提供了絕佳和實踐機會,包括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學和天文學、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等學科,有它,科學界源源不斷出現令人激動不已研究課題,人類得以窺見宇宙無比瑰麗的景象;爲了它,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

  由美國政府控制並提供資金支持的所有活動中,太空項目無疑最引人矚目也最容易引起爭議,儘管其僅佔全部預算的1.6%,不到全民生產總值的千分之三。作爲新技術的驅動者和催化劑,太空項目開展了多項基礎科學的研究,它的地位註定不同於其他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太空項目的對社會的影響,其地位相當於3-4千年前的戰爭活動。

  如果國家之間不再比拼轟炸機和遠程導彈,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飛船的性能,那將避免多少戰亂之苦!聰慧的勝利者將滿懷希望,失敗者也不用飽嘗痛苦,不再埋下仇恨的種子,不再帶來複仇的戰爭。

  儘管我們開展的太空項目研究的東西離地球很遙遠,已經將人類的視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陽、至星球、直至那遙遠的星辰,但天文學家對地球的關注,超過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項目帶來的不僅有那些新技術所提供的生活品質的提升,隨着對宇宙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地球,對生命,對人類自身的感激之情將越深。太空探索讓地球更美好。

  隨信一塊寄出的這張照片,是1968年聖誕節那天阿波羅8號在環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的景象。太空項目所能帶來的各種結果中,這張照片也許是其中最可貴的一項。

  它開闊了人類的視野,讓我們如此直觀地感受到地球是廣闊無垠的宇宙中如此美麗而又珍貴的孤島,同時讓我們認識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離開地球就是荒蕪陰冷的外太空。無論在此之前人們對地球的瞭解是多麼的有限,對於破壞生態平衡的嚴重後果的認識是多麼的不充分。

  在這張照片公開發表之後,面對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嚴峻形勢,如環境污染、飢餓、貧窮、過度城市化、糧食問題、水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等,號召大家正視這些嚴重問題的呼聲越來越多。人們突然表示出對自身問題的關注,不能說和目前正在進行的這些初期太空探索項目,以及它所帶來的對於人類自身家園的全新視角無關。

  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我相信,人類從宇宙中學到的,充分印證了 Albert Schweitzer 那句名言:

  「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

  向您和您的孩子們致以我最真摯的敬意!

  您誠摯的,

  恩斯特-史都林格

  科學副總監

  1970 年 5 月6 日

  

  今天的分享大家看到這裏,是不是也被美妙的宇宙世界感染到了啊~每次我跟哥哥弟弟一起看視頻,讀繪本,做星球小遊戲的時候,都能看到他們眼裏投射出的認真又發亮的小閃光。

  我希望自己能給孩子傳遞的宇宙知識是,讓他們在體驗人類所能做到的、最浪漫而偉大的事情的過程中,感受到全新的體驗。我想每個孩子的童年回憶裏,都應該有着屬於來自星空的美好幻想。

  也許宇宙實在太遠,遠到我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伸手真正觸碰到它,但是我們讓孩子接觸宇宙的知識,是希望可以藉由這份浪漫的探索,讓孩子挖掘到自己內心的好奇心寶藏。

  就像小王子中所說的:“星星發亮是爲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不管孩子最終愛上的是天文,還是地理,或者是數學、音樂,這些熱愛都應該是來自孩子好奇心的萌動。

  我希望這顆好奇心,能夠驅使他們去鑽研、探索,在往後的學習中不斷打開自己新認知的大門,爲這個世界帶來更多不一樣的驚喜。

  萌芽的話

  其實啊,宇宙教育(Cosmic Education)最初的提出,是基於蒙臺梭利博士對兒童平時的觀察和了解。

  她發現在蒙氏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們,只要到了六歲後,就基本上都能夠閱讀和寫字了,會逐漸開始對數學、科學、地理和歷史都有着一定的興趣,並且已具備一定的基礎。

  所以這個階段,孩子們會迫切地想要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構建,迫切地想要學習更多更深入的知識。因此,在這個時候無論灌輸給他們多少知識,他們會比任一階段更樂意欣然接受。

  

  既然如此,

  那就不如給他們整個宇宙吧~

  優陪會員計劃

  如果你希望系統學習兒童發展心理學親子早教啓蒙方法,可以購買萌芽領銜的研發團隊開發,適合0-6歲寶寶家庭的「小芽啓萌·優陪會員計劃」,掃碼即可免費試聽。

  △ 掃碼即可進入試聽和購買通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