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家护理服务机构「福寿康」完成A轮融资 达晨创投等投资

导 读

上海居家护理第一品牌「福寿康」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方有复容投资、复星医药、达晨创投、华医资本、麦创资本、齐亨投资等。

继今年四月获得获得华医资本领投的天使轮融资之后,前不久,上海居家护理服务机构「福寿康」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方有复容投资、复星医药、达晨创投、华医资本、麦创资本、齐亨投资等。

上海居家护理服务机构「福寿康」完成A轮融资 达晨创投等投资

「福寿康」居家康复护理机构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首家从国外引进居家介护服务模式,为老、弱、病、残人士提供全方位的居家康护、社区照护、全程陪护、床上洗浴、智能照护、辅具服务、中医推拿保健等服务的综合性专业机构。

由上海向外扩张

经过七年的发展,「福寿康」目前已申请开设30余家医疗护理站,同时运营管理10余家日间照护中心、6家长者照护之家、2家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中心和1家专业认知症照护中心。

目前,「福寿康」拥有超过500名员工,业务网点已遍布上海全市14个区以及江浙冀等地区,每年服务超过200万人次,已成为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社区和居家康复护理服务行业的领导品牌。

「福寿康」董事长张军表示:“借助此次融资,「福寿康」将进一步做大做强长护险业务,扩大基础客户数量,同时开拓社区托养机构运营、商业服务、适老化产品、护理人员派遣培训等业务板块,形成主业突出,多元并举的业务格局。”

长护险业务被看好

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产业难发展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解决不了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而长护险是目前唯一能够破解这一难题的一种支付方式。「福寿康」能在一年之内完成两笔融资,和离不开其长期护理险业务。

在上海,护理站被定义为医疗机构。「福寿康」作为上海市《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保障计划》的首批试点机构之一和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相较于其他用户付费的护理服务机构,「福寿康」提供的服务费用由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支付,支付比例高达90%,借着长期护理保险的利好,「福寿康」在高速发展之路上进一步提速。

复容投资针对此次投资表示,「福寿康」公司能得到各投资方青睐的原因:一是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福寿康」引入的日本介护模式非常符合中国国情,也能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长护险的政策在中国逐步推广,对「福寿康」开展服务提供了政策支持;三是「福寿康」积了一套成熟的“轻资产重运营”的管理体系,具备了快速扩张的潜力。

「福寿康」天使轮融资的领投方华医资本也曾表示,长护险是唯一能解决失能老人养老问题的支付方式,也是目前养老商业模式实现突破的第一个口子,今后从五险一金变为六险一金,率先增加的社保险种就是长护险。市场空间没有天花板,护理站作为社区居家护理的入口,能够打通居家养老的最后一公里。抓住这一关键入口,是医养产业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小贴士: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全球有着4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各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措施,其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我国,长期护理险才刚刚起步。2016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上海市、山东青岛市、广东广州市等十五个城市开启长护险试点。

截止2017年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城市人口超过4800万,基金人均支付达到了5997.47元,全国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定点机构有1174家,包括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点机构的床位数为64619张。与此同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还发挥了良好的外部效应,吸引投资72亿元,新增养老机构284家、培训机构44家,直接拉动就业2万人。

长期护理险在我国的逐渐铺开,将有效缓解老年人养老成本高的难题,也必将推动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