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這曲鋼琴隨筆,這裏有光,有秋,有梧桐。

  世上的情書有萬千種,

  唯有音樂無言卻風情萬種,

  一個今年剛剛29歲的年輕人,

  在長達5年的時間裏,

  譜就150多首獻給上海的“情書”。

  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的羅威創作的

  《鋼琴隨筆》系列,

  在網絡上的總收聽已接近3億。

  其中一曲《衡山賓館外的梧桐和午安》,

  正是一封寫給衡山路的“情書”。

  

  就像詩人隨手寫詩,作家每天寫日記,

  羅威即興演奏他的《鋼琴隨筆》。

  “大部分這樣的曲子,

  只是記憶中很小的片段,或者是一剎那感覺。”

  11月的衡山路,

  繁密的法國梧桐掛上了多彩黃葉,

  有風吹過,旋轉,飛舞,飄落街頭。

  來不及清掃的葉,

  纔是最美的秋。

  

  時光之輪迴轉至1922年,

  這條由法公董局修築的小馬路,

  名字還叫做“貝當路”(Avenue Petain)。

  貝當,是一戰時法國陸軍總司令的名字。

  1943年10月,貝當路更名爲衡山路,

  東起桃江路,連接寶慶路,西達華山路,

  全長2046米,

  被譽爲上海最富風情的馬路之一。

   (資料圖)

  衡山路修築時,

  按照歐洲城市以教堂爲中心的規劃構思,

  將徐家彙天主堂的鐘塔作爲對景和地標,

  馬路兩旁種植了浪漫的法國梧桐。

  延續至今的綠蔭夾道依舊遮天蔽日,

  與咫尺之遙的徐家彙商圈的繁華,

  一同演繹着這座城市的活力與溫度。

   (資料圖)

  公董局管轄期間,

  在貝當路轉角只准發給西式房屋執照,

  貝當路兩側如要興建中式房屋,

  則須考覈新建築物之外觀

  務必與鄰近西式房屋互相協調和諧。

  當時上海灘首屈一指的大銀行

  法國金融機構萬國儲蓄會

  出資建造了一系列以法國地名命名的公寓

  以吸引法國人入住,

  設計師也多是來自法國建築事務所。

  其中,衡山路534號的畢卡第公寓

  便是以法國北部一大區名命名的。

  中西文化的交流與交鋒,

  爲衡山路銘刻下了獨有的繁華與滄桑。

   (資料圖)

  衡山路闢築之時,

  正在世界舞臺上崛起的美國人

  開始向滬西集中遷移。

  美國人搶先購入貝當路的56餘畝土地,

  建設上海美國人學校新址,也稱美童公學。

  現爲衡山路10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704研究所)。

  (資料圖)

  (資料圖)

  原名華盛頓公寓的西湖公寓

  以美國佐治亞州命名的的集雅公寓

  當時的住戶來自世界各國。

  

  從昔日的貝當路到今日的衡山路,

  衡山坊、永平裏

  相繼成爲這條小馬路獨具魅力的新地標。

  衡山路十二號豪華精選酒店的外牆,

  用20000多塊意大利進口的天然赤陶磚鋪就,

  衡山路8號工地外牆換上了藝術新裝,

  更爲精緻高雅的衡山路,

  最適合在這個金秋緩步慢行,

  每一次駐足都是風景。

  □文 薏米 攝影 子申

  □部分信息來源 《海上遺珍:衡山路》、外灘TheBund、徐匯旅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