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疆閒雲野鶴

(五亭橋)

(鳧莊)

(白塔)

(徐園)

印象中的瘦西湖是“瘦”的。這一印象大約由望文生義而來。“瘦”又常與“小”、“幹”、“弱”並用。然而,當你親身遊歷過瘦西湖後,你定會不知不覺中改變對她的先前印象。瘦西湖既不“瘦小”,也不“瘦幹”,更不“瘦弱”。

瘦西湖是寬廣的。如果你認爲瘦西湖瘦小,準備一口氣盡覽勝跡的話,那你肯定錯了,你的體力會一敗塗地。據最新資料介紹,經過近年來的恢復和擴建,瘦西湖的遊覽區面積已經達到5平方公里,比過去擴大了5倍,較杭州西湖的6.39平方公里已經相差無幾。要大致領略瘦西湖,就是走馬觀花式的遊覽,也需要足足一天的時間。

瘦西湖的寬廣不只在面積上,而在它的包容上。林則徐說“有容乃大”。在瘦西湖,有水自不必說,揚州因大運河而生,瘦西湖因運河水而靈動。有水必有橋。二十四橋雖然僅是單孔拱橋,但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臺級24階。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中說:“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詩因橋而詠出,橋因詩而聞名。在瘦西湖,橋與亭的結合成就了橋與亭個性。五亭橋不僅是瘦西湖的標誌,也成了揚州的城市標誌。瘦西湖還把鄉紳陳臣朔所建的別墅包容在自己景緻中。鳧莊似野鴨浮水,莊上亭、榭、廊、閣小巧別緻,山池木石相得益彰。鳧莊南面的白塔卻不是宗教的產物,據說是爲了贏得乾隆皇帝的歡心,按北京北海的白塔在一夜之間仿建的。但瘦西湖的白塔雄壯之氣銳減,窈窕氣質倍增,它已經融入瘦西湖整體景緻之中了。巧的是,瘦西湖也有個釣魚臺;妙的是,釣魚臺三面臨水,四面皆門,框景中五亭橋、鳧莊、白塔盡在其中,可謂風景絕佳處。瘦西湖包容了水、橋、亭、臺、樓、閣、塔,包容了花草、樹木、假山、怪石,以水爲基,以樹爲骨,以花爲魂,以石相配,珠聯璧合,渾然天成。

(二十四橋)

(釣魚臺)

瘦西湖是豐滿的,有血有肉的。瘦西湖的水,就像她的血液,經大運河這支主動脈注入她的肌體,汩汩流淌,波光粼粼,流過數千年,至今靈動而活泛,無一絲老態。無論是煙花三月,還是人間四月,瘦西湖的花兒都會輪番綻放。粉紅的桃花、白色的櫻花、白裏透紅的海棠花、高大的玉蘭花,萬花園中萬花開,在恰當的位置爭奇鬥豔,爲這座名園塗抹上和諧亮麗的色彩。瘦西湖的樹木,沒有一棵肆意妄爲,胡亂生長,它們如同帥哥和靚女一樣,個個刻意修飾打扮,展現出優美的身姿,雍容而華貴。山石像寶石,盆景如髮髻,更有那無數叫不出名字的小草,綠油油,鮮亮亮,裝點出園林肌膚的水靈和彈性。瘦西湖的鮮花能四季常開,草木能四時長青,綠水能四周環繞。她是豐滿圓潤的,像是一位豐腴的貴婦。

(玉蘭樹)

(瘦西湖北門及盆景)

瘦西湖是有力而強健的。她的有力強健體現在悠久而厚重的歷史文化上。隋煬帝三下揚州巡遊,直至兵變死在揚州、葬在揚州。揚州及其瘦西湖,是隋煬帝事業的起點、生命的終點,更是一面歷史的銅鏡。清朝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六次南巡親歷瘦西湖,是對康乾盛世的炫耀,也成了警戒奢糜之風的反面教員。歷代文人墨客,在瘦西湖留下了難以計數的詩文歌賦。瘦西湖不是今人現造的。在這裏,歷史的遺存、自然的饋贈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度融合到了一起。遊覽瘦西湖,不僅是一時的放鬆和迴歸自然,而且是一次難得的增知、益智、怡情體驗。站在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點,可以讓你穿越幾千年!瘦西湖所獨具的歷史文化張力和穿透力,讓她名聞遐邇,穿越古今。

(唐羅城遺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