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史故事丨慈禧對張之洞有何特殊恩情 以致張一生對她忠心不二?

《清史故事》110

我們形容一位臣子忠誠時,經常用到一個成語,叫做“忠君報國”。在大多數情況下,忠君和報國兩者之間是不矛盾的,因爲君主是國家的象徵,通常也代表着國家的利益。

但也有很多時候,君主和國家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甚至某些特殊情況下有相沖突的情況,這在企業管理學上被稱爲代理人問題。這個時候,臣子往往要在忠君和報國之間進行選擇。

比如清末時,慈禧太后是大清國實際意義上的君主。她鋪張浪費的性格,如在國庫空虛時重修圓明園,以及戰爭時期大肆慶賀壽誕,其個人利益都是與國家利益相沖突的。

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是那些表面“忠君”的人得到提拔,而真心報國之人處處被掣肘,此爲清末女主掌權的一大悲劇。

在這裏,我們要特別提到一個人,即晚清的重臣張之洞。

張之洞早年是清流乾將,手中一支筆很能來事。後來歷任封疆,張之洞轉投洋務運動,搞了很多大工程。中國近代重工業基礎的奠定,有張之洞很大一份功勞。

對大清而言,張之洞算得上一位忠臣。但當忠君和報國面臨衝突時,張卻通常都會選擇前者,會以慈禧太后的個人利益爲優先。

舉個例子,比如在戊戌政變之後,慈禧想罷黜光緒,另立新君,但又擔心得不到支持,於是讓榮祿密電各地督撫,徵求意見。

如果慈禧可以隨意廢立皇帝,無疑會使慈禧獨裁的權力進一步加強,不但破壞大清祖制,而且慈禧準備再立的未成年小皇帝,也不利於國家的穩定。

作爲一名有責任感的地方大臣,理應上疏勸諫這種行爲,比如江督劉坤一便挺身而出,帶頭反對。而張之洞思來想去,要求劉坤一在聯名奏摺上抹去他的名字,在這件事情上保持了沉默。

又比如庚子年間,聯軍進犯北京時,慈禧攜同光緒出城逃跑。當時李鴻章等力主兩宮回京,畢竟由國家元首出面,在議和談判以及善後事宜各方面都會有更多的便利。

而張之洞則處於慈禧個人的人身安全,以及防止光緒藉此機會奪取權力的考慮,堅決主張兩宮到西安避難,讓李鴻章自己去北京和洋人談判。這都是張之洞面臨選擇時,優先考慮慈禧個人利益的結果。

張之洞如此忠於慈禧,自然不是沒有來由。對張之洞而言,慈禧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伯樂,因此忠於慈禧,算是出於一種報恩的心理。

張之洞年輕時讀書很厲害,14歲考上秀才,16歲考上舉人。但從此之後,考進士的道路並不順利,最主要的原因,是連續兩次會試,都由張之洞的祖兄張之萬主考,張之洞因要避嫌而無法參加考試。後來張之洞在27歲時考上進士,慈禧特意把他從前十拔至第三,作爲前番兩次缺考的補償。

與晚清時期的其他名臣相比,張之洞從來沒有上過戰場,也就是說他沒有軍功,完全是從文官這條線上被提拔上來的。而張之洞仕途上幾次重要的躍遷,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外,更離不開的是慈禧太后的識拔。因此,張之洞對慈禧感恩終身,也報答了終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