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農業農村部“質量興農萬里行”陝西站啓動儀式在陝西安康舉行。在啓動儀式上,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對農業質量年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個面向”,要求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爲準繩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

肖放首先總結了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現階段取得的成效。自農業農村部於2018年7月在福建正式啓動了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萬里行活動在全國多地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

從全國面上情況看,截至10月底,質量興農萬里行已先後走過福建、江蘇、雲南、山東、海南、河南等20多個省份,各地共舉辦各類專場活動千餘場,線上線下累計參與人數超過100萬人次。

從地方推進情況看,各地結合產業發展實際,突出地方特色,舉辦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

從宣傳報道效果看,中央電視臺、人民網、中國網、中國農村雜誌社、農民日報、中國食品安全報等多家國內知名媒體對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進行了重點報道,各地方媒體、網絡自媒體也對歷次活動的亮點進行了突出展示。

對農業質量年的下一步工作,肖放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主要是“四個面向”。

一是面向農村發展,以安全優質農產品爲抓手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產業興,則鄉村興。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必須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加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增強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可持續性。必須注重培育優質農產品品牌,重點打造一批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知名企業品牌和特色農產品品牌,因地制宜,做大做強農業特色產業,爲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開拓新局面。

二是面向農業轉型,以標準引領和技術創新爲突破口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我國農業發展正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農產品質量安全正處在由“亂”到“治”的轉型期。必須牢牢繃緊綠色發展這根弦,完善綠色農業標準體系,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對標對錶,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加快研發推廣農業綠色生產技術等一大批農產品質量安全急需的關鍵技術和前沿引領生產模式。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大力實施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管控全程化等農業綠色生產方式。

三是面向生產主體,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爲準繩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礎和源頭,必須堅持“產出來”與“管出來”相結合,嚴格執法監管,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要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建設,重點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工作,堅持依靠法治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質量導向和全程監管,把“四個最嚴”的要求體現到法律規定中。同時,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對違法失信者實行聯合懲戒,倒逼生產經營主體加強自律,依法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四是面向市場消費,以傳播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理念爲己任提振消費者信心。當前,喫得安全、優質、營養、健康已經成爲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關注,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杆評判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秤”。必須密切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輿情動態,及時發佈權威信息,澄清相關事實,回應社會關切。充分利用好“三微一端”等線上渠道和質量興農萬里行這樣的線下活動,科學解讀質量安全知識,讓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深入到百姓中間,讓消費者切身體會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治理成效,提振消費信心,提高羣衆滿意度。

小編提示

微信改版了

爲了方便大家找到我們,

可以通過下圖示例將我們設爲星標。

只要三步,輕鬆學起來~

來源:中國食品網

推薦閱讀

分享丨危險化學品防範措施,您知道嗎?

分享丨實驗室器皿如何正確清洗?

關注丨CCAA發佈《認證機構和認證人員失信管理規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