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直是世界工业中心之一,其性能优良的工业产品一直广受世界用户的好评。而现已80岁的大众集团,作为德国工业的标杆,智能制造的代表,面对新兴势力的高调“来袭”,面对互联网和科技企业的疯狂“进军”,正在谋求主动变革。 作者:程慈航

经营秘诀:拥抱数字化 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大众集团目前正在抓紧进行技术创新以及业务拓展,希望从单一的汽车销售商转型基于互联车辆的移动出行服务提供者。

仰望未来,大众致力智能驾驶 在车辆的设计和生产层面,为了在数字化4.0时代拔得头筹,大众集团计划在2025年之前,投入35亿欧元打造数字化业务。研发的名为“VW.OS”的自动驾驶操作系统,2020年起将在大众品牌的电动汽车上推出。客户将体验自动驾驶带来的独特魅力,解放了驾驶者的双手。这也意味着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发展进程进入了下一个新阶段。大众除了加快自身的研发进度外,还与多个科技公司进行接触,希望能够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提升自己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研发能力。

智能机器人“无人工厂”时代 为了得到更加高效的工作效率,实现智能化生产,大众集团建立了自己的SPL智能生产实验室,制作了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AI处理技术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器人。它们其实就是一个小车加上了两个机械臂,通过激光雷达、3D深度摄像头来实现定位与导航功能;依靠AI处理技术,它能够分析出生产每一种车型需要哪种机器人与哪种部件,进而根据生产任务自行调配机器人和零部件,工人只要按下开关,机器人就可以进行大规模流水线操作,目前一个工人带着几十个上百个机器人完成汽车的组装工作,是大众集团车间工厂的日常一景,凭借着先进的人工智能科技,目前大众组装一辆车只需要50秒。

大众开创智能销售业务模式 在业务销售环节,大众集团借助刚开发的虚拟现实眼镜技术,让客户在决定购买之前可以借助VR眼镜来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所喜欢的车型,也可以自主进行3D拆分以及汽车对应零部件的详细介绍,大众用这种新颖的观赏模式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以此来更好的拓展业务,加大车辆销量。

除了传统实体车一对一销售模式之外,大众集团还积极探索共享服务汽车业务领域,以此来开拓业务闭环,完成业务转型。在今年8月大众集团发布了全新的发展计划,将斥资近40亿美元来研发全新的车载操作系统以及汽车共享服务。根据大众集团的计划,即将推出的汽车共享服务首先将在德国柏林上线。大众品牌的首席策略官也表示如今的汽车行业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车企行业,它包含着一个巨大的产业生态链条,依附众多加工型企业与销售企业,这样也使得,整体机制臃肿,效率低下,利润不高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传统车企必须尽早的完成产业生态链转型,加快技术革新步伐、业务拓展、优化产业链条,否则将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共享汽车”是一种值得传统车企去实践的新方向。

在售后环节方面,大众依靠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即“统一数字化平台”(ODP)。用云技术,将车辆、客户和服务三者连接。并且与微软进行合作,为未来的联网汽车打造全新的“大众汽车自动化云”。大众汽车云计算依靠微软云和物联网平台进行构建,利用微软云服务,帮助创建车载消费者体验,远程信息处理和生产力解决方案。大众通过建立自己的专用汽车云与数字化平台,就能够在车辆售出之后,基于数字化的数据挖掘汽车价值链,更精准地触及用户,更好的做售后服务、金融业务项目等。

财务秘诀:掌握现金流 开源节流是大众财务目前的首要目标,成本的整体降低能使企业得到更多充足的现金流,以备不时之需。自大众被爆出“尾气门”事件之后,面临着巨额的税务赔款,但是就目前的良好发展看来,大众集团已经成功消化了“尾气门”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那次危机之后,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是唯一的,大众进行了本质的降本增效,维持住了充足的现金流,渡过了难关。

节流开源 大众集团在面对巨额赔款危机时,一方面进行大力改制,裁剪员工,投入资金研制机器人并进行生产使用,将制作流程进行智能化操作,降低人工成本,并且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大众集团果断将业绩不理想的“辉腾”停产,并出售旗下卡车品牌,以回笼一部分资金。再根据市场销量反馈,大力发展奥迪等热销车型,使得在较短周期内,就实现了现金流的大幅度增长。

大众集团宣布要在2020年将资本支出和研发的比例降低至6%,那么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研发过热,更注重结果产出。大众集团的研发层认为某些项目的支出显得“过热”并认为不能仅仅关注资金投入量,而是应该注重研发投入的成果产出,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

深化发展 如果说大众集团缩减开支的意义是为了扩充公司现金流与自有资金,那么归根结底保证资金的目的显然更倾向于深化其在电动化领域的发展。一直以来,大众集团对于发展电动车与新能源的目的都坚持而笃定,因为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大众目前正在积极与世界各大电池厂商进行合作商谈,大量电动新能源汽车制作中心正在营造,自身的研发中心也在不断攻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难题。这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在工业化4.0时代下,先人一步。

在未来,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新能源汽车是一种趋势,所以必须抓住工业4.0的机遇,积极与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进行合作,传统车企必须加快自身产业链条的转型升级,大众的智能化实践非常值得借鉴。

【更多数字化+财务案例分析,可进入财资中国商城订阅《财资中国》杂志2018年10月刊。】

★参考来源:中国知网、大众官网、汽车预言家、每日经济新闻、AutoIO、凤凰网汽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