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由于隐身战机的超视距打击能力和导弹的命中率高等原因,只要锁定,逃脱的概率微乎其微。那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战机被导弹锁定的时候,是可以发射干扰弹扰乱导弹对目标的识别以及追踪,从而避开导弹的攻击。

在一些战争类文化作品中,当我们看到战斗机被敌人导弹锁定之后,经常会为飞行员捏一把汗,然后看到飞行员左摇右摆或利用地形将导弹甩开。其实一般来讲,只要战机被导弹锁定了,那能够躲开的概率就很低了,飞行员就只剩下了弹射逃生这一条路。

目前军事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空对空和地对空导弹也在不断进化,而且发展速度远超战机。用目前世界上的第五代战机F-22和歼-20举例,他们的载弹量相对比较有限,大多都在6-10左右的区间。但是由于隐身战机的超视距打击能力和导弹的命中率高等原因,只要锁定,逃脱的概率微乎其微。

这也是隐身战机具有碾压性优势的关键所在。那为什么战机一旦被导弹锁定,就基本无法逃脱了呢?

我们知道,现代导弹一般采取了多种制导的方式,有的已经具备了自动寻敌能力。只要导弹锁定了敌机,发射之后就能以极快的速度向敌机发起攻击。目前空空导弹的速度一般能够达到4倍音速,部分导弹甚至能达到6倍,远远超过了当前战斗机的速度。现代绝大部分战斗机由于受机体重量和发动机限制较大,往往最多只能达到2倍音速,所以说飞机真的跑不过导弹。

战机发射空对空导弹

那有人就问了,既然速度方面的存在差异,战机一旦被导弹锁定,是无法通过加快速度来躲避导弹袭击的。既然不能加速,那进行机动规避可以吗?

战机在机动时,由于向心力、离心力和人体极限的存在,往往战机只能做出8-10个G的过载机动,超过这个限制会导致人短暂失去意识,而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对飞行员来说是致命的。而导弹就高很多了,一般都在12个G以上。所以导弹的灵活性也比战机要好很多。

战机干扰弹

那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战机被导弹锁定的时候,是可以发射干扰弹扰乱导弹对目标的识别以及追踪,从而避开导弹的攻击。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导弹的抗干扰能力也大大增强,释放干扰弹需要找到非常恰当的时间点,否则也将无济于事。

所以目前,应对导弹袭击的有效办法只有两个,第一个是携带先进的电子干扰设备。通过电子干扰让导弹所使用的引导头失效,从而摆脱锁定。第二个,就是直接发展更先进的隐身战机,利用战机先进的隐身能力,不给敌机雷达锁定的机会。

第六代战机概念图

目前,世界上装备的隐身战机只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能够制造出来,俄罗斯的苏-57能不能达到第五代战机的隐身能力还是一个大大的疑问。这也是目前隐身战机为何世界各国都如此看重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