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慶祝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成立六十週年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學術評價高峯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召開。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協辦。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局郭義強局長,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吳尚之,中國人民大學校校長劉偉出席並發表講話。

  論壇第一階段慶祝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成立六十週年,由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主任武寶瑞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授致開幕詞,他指出,書報資料中心在中國人民大學改革發展中具有重要特殊地位,是學校的金字招牌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寶貴財富。

  書報資料中心顧問、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榮譽一級教授衛興華、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陳平原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常務副總編輯王利民、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解超代表發言,他們回顧了書報資料中心的發展歷史,爲書報資料中心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議。

  郭義強表示,當前出版業面臨良好機遇,希望書報資料中心始終堅持正確導向、堅持改革創新,成爲有質量、有品味、有權威性的學術出版高地。

  吳尚之希望複印報刊資料在堅持正確出版導向上發揮示範作用,在堅持學術期刊出版質量和創新上發揮引領作用和先鋒作用,在編輯隊伍建設上發揮帶頭作用。

  論壇第二階段學術評價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總編輯高自龍主持。此次論壇主題爲“積澱·開拓·創新:‘人大學術成果評價’的探索與發展”。

  北京大學圖書館文獻計量學研究室蔡蓉華研究館員做了題爲《新時代對學術評價的需求》的報告,從學術評價產生的背景、學術評價的內涵外延、新時代對學術評價的需求三方面進行了闡述。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主任武寶瑞研究員在《人大評價:着力構建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的理念、體系和價值判斷標準》中對人大評價的歷史和理念、維度和工具、成果體系、價值運用進行了闡釋。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葉繼元教授從《舊金山宣言》、《萊頓宣言》反映出的難題、對策談起,談到“全評價”分析框架的解釋應用以及近年來學術評價實踐的趨勢走向。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劉益東研究員做了題爲《原創成果及時勝出的評價方法與人大評價體系的貢獻》的報告,他提出“互聯網+代表作”可以讓原創成果及時勝出,並分析了複印報刊資料對原創的推動作用。

  已有六十年曆史的書報資料中心始終堅持學術精選原則,實踐富有人大特色的學術評價理念和學術指標體系,在評價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本次論壇匯聚各界專家學者,加強學術評價領域研究成果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是回應歷史使命、引領中國學術評價發展的重要會議。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淼 排版編輯:劉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