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什么!大闸蟹中被检出超量致癌物!还能安心吃吗?

大闸蟹

又出事了……

二𫫇英含量超标

2018年11月,中国台湾“食药署”根据统计公布消息,今年截至10月止,中国台湾自大陆进口的大闸蟹约196吨,其中共有40吨大闸蟹 戴奥辛(dioxin, 又名二𫫇英)含量超标,不合格比率达20%。抽检最高超限4倍,达到27皮克/克蟹(1皮克相当于1万亿分之1克)。

验出不合格的养殖场地区包括湖南、江西、浙江及安徽等,“食药署”表示,未来不排除暂时拒绝这些养殖场的大闸蟹进口。

其实,这已经不是大闸蟹

第一次被曝出

二𫫇英含量超标了

2016

11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安全中心公布,来自吴江万顷太湖蟹养殖有限公司和江苏太湖水产有限公司的两批大闸蟹样本二𫫇英超标。

2017

10

台湾发现2起二𫫇英超标案例,均由湖南引进,其中3.114吨的大闸蟹验出4.1pg/g的二𫫇英、4.455吨的大闸蟹则验出12.1 pg/g的二𫫇英与多氯联苯。 

超标的二𫫇英是什么?

二𫫇英是剧毒物质,它的主要威胁是慢性毒性,包括影响生殖发育、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等。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将二𫫇英分类为“一类人类致癌物”。

二𫫇英不仅长期对人体有致癌的风险,在短期内也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很大损害。

人类短期摄入高剂量的二𫫇英,可能导致皮肤损害,如氯痤疮和皮肤出疹及病变等。长期小剂量摄入可导致免疫系统、生殖功能、内分泌系统及发育中神经系统的损害。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月摄入的二𫫇英不超过4200皮克,欧盟的建议是3600皮克。

以台检出大闸蟹为例,毒性当量最高为27皮克/克食品,那么一只四两重的大闸蟹二𫫇英含量为5400皮克!已经超出一般人的月摄入安全量。

如果长期过度摄入二𫫇英,对人体健康都存在着很大的威胁。

二𫫇英到底从哪儿来的?

二𫫇英更主要的来源是有机质的不完全燃烧,中国目前的二𫫇英排放主要来自冶炼行业、有色金属再生和垃圾焚烧。

但其在植物、水和空气中含量很低,主要聚积在食品和土壤中,特别是乳制品、肉类、鱼类和贝壳类食品中。

由食物类别分析明显可以看出,二𫫇英的主要来源就是鱼类、海产、肉类,其它食物贡献很小。

二𫫇英主要是流传在食物链中,存在在动物的脂肪组织内,因此在食物链中的位置越高,体内聚积程度就越大。大闸蟹中绵密的蟹黄、蟹膏就是二𫫇英最佳储存场所。

要注意,二恶英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长久驻留,因为其本身具有化学稳定性并易于被脂肪组织吸收,并从此长期积蓄在体内。它们在体内的半衰期估计为7至11年。

因为二恶英毒性强,进入人体内后又不易排出,所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它极度戒备。

为什么国内新闻没有?

原因是

我们不检测这一项指标!

目前制定二𫫇英限量标准的国家和地区很少,国际标准并无二𫫇英相关指标,美国以及中国香港也没有制定二𫫇英的限量标准,目前只有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制定了详细的限量标准。

那为何不制定标准来对食品中二𫫇英进行限量呢?

首先,因为二𫫇英的含量通常在皮克级,属于“超痕量检测”。不仅检测设备动辄数百万,一个样品的检测费用也高达1万左右,而且国内真正具备检测能力的实验室还很少。

其次,国内部分人认为,参考香港卫生署以及其他国家的调查研究数据,居民二𫫇英的摄入量都基本是安全的,没有指定这种标准的紧迫需求。

但是他们忽视了一点,没有检测就无法防范由意外污染带入的高量二𫫇英,那会带来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在其他国家已有先例。

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相继发生因二𫫇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恶英的事件。比利时宰杀了约700万只鸡,以及6万头猪。

2011年德国养鸡场饲料中发现含有大量致癌物质二𫫇英。德国政府随即禁止全国4700多座农场的家禽、猪肉和鸡蛋的销售。

大闸蟹还能不能吃?

答案:能吃!

毕竟运气不可能那么差,每只吃到的都是被污染的。偶尔单次吃了一两只二𫫇英超限食品,不会对健康带来明显伤害。

但是不能多吃!过量摄入,肯定对健康有影响。

对于孕妇和儿童,可以适当少吃一点,但是不要吃蟹黄、蟹膏,因为这里是有机污染容易富集的地方。如果再保守一点的话,孕妇和儿童不吃螃蟹也罢——毕竟不是必须要吃的东西嘛,何况胆固醇还那么高……

总结一下就是

美食有风险!

吃蟹须谨慎!

尤其要控制食用量

信源:湖北经视

编辑:“新闻大连”燕子

美编:“新闻大连”孔德成

主编:“新闻大连”张溢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