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家故事數不勝數,有的人說學道是一種智慧,有的人說悟道是一種人生態度,沒有人能夠準確給道定義。或許一旦定義,說它是什麼,其實已經概括不了它不是什麼了。

故事一

高道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

求道者答,當然是金子啊!

高道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其實,換個心境,或許你會得到解脫!

故事二

一青年向道長求教:“師傅,有人說我是天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道士反問,青年一臉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炊婦眼中是幾碗飯;在餅家眼裏是燒餅;

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米還是那米。

同樣,你還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決於你怎麼看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開朗。

故事三

少年問道長:“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帶給別人快樂的人?”

道長笑答:“有四種境界,你可體會其中妙趣:

首先,要‘把自己當成別人’,此是‘無我’;

再之,要‘把別人當成自己’,這是‘慈悲’;

而後,要‘把別人當成別人’,此是‘智慧’;

最後,要‘把自己當成自己’,這是‘自然’。”

故事四

道長有一個愛抱怨的弟子。一天,道長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弟子喝。

弟子說:鹹得發苦。

道長又把更多的鹽撒進湖裏,讓弟子再嘗湖水。

弟子喝後說:純淨甜美。

道長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

你願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水?

故事五

道長問弟子:世間何爲最珍貴?

弟子答:已失去和未得到。

道長不語。

經數載,滄桑鉅變。

道長再問之,答曰: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正擁有!

省 思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地問問自己,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着爲了什麼?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活着是爲了什麼?有人會說快樂,有的人是幸福,有的人是成功……但肯定沒有一個人會說自己活着是爲了生氣的。

沒有誰喜歡有事兒沒事兒生氣玩兒的,但很多人卻有事兒沒事兒就生氣。其實,不是生活中的不順心太多,而是因爲我們忘了自己活着是爲了什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