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肥西县委党校,肥西县“开展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的倡议活动中,会议议程在学生代表诵读《敬师赋》,并为老师敬献画轴的环节中达到高潮。

在这场活动中,由田木文创工作室提供《谢师赋》朗诵环节的创意支持,并主持设计赠与优秀教师感恩礼物——画轴。

敬献画轴

在县文明办宣读倡议书之后,两名学生代表手持卷轴走向前台,由两侧缓缓打开卷轴。

台上站着十几位教师代表,另三名学生代表面对观众敬礼之后,又对台上的老师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伴随着音乐声起,学生代表开始朗诵《敬师赋》。抑扬顿挫的诵读声,配上沉缓的音乐伴奏声。将一份份感恩老师的感情渗入字里行间。

朗诵结束之后,十几位学生代表手捧画轴,从舞台两侧而上,为老师们敬献画轴。

教师与学子们同聚一堂,同立一台,这场别样的“开展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的活动,既倡议了避免铺张浪费的谢师宴,又给了学子们感恩老师的一个平台。

明代文学家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过这样一个片段,青年求学时,老师德高望重,前来请教的学生填满了门庭: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的这首诗,字里行间之中不仅有对于求学的渴望,更有对于老师的尊敬。向老师请教问题时,双手执经,俯身聆听老师的教诲。还有什么能比一个学生手捧画轴,给老师敬献画轴,为老师诵读一首关于感谢恩师的诗赋,更能表现出对于老师的尊敬与爱戴呢?

画轴设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古往今来,老师的无私奉献成为诗词永恒的话题。不论是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被用来表达学生对于老师的尊敬与感恩。

最终工作室决定为教师们赠与一幅《敬师赋》画轴。

一方面,画轴作为书法与诗赋的载体,符合老师这一身份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画轴的内容是《敬师赋》,一首关于感谢恩师的诗赋,最能表达学生对老师感恩之情。

收集整理:田木文创,转载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