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游热门项目潜水,向来深受游客青睐。海底世界令人无限遐想,畅游在海中也很是惬意。然而,潜水也有风险,快速上浮可能引来“减压病”。

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接收了一名“减压病”患者。小伙子去海岛潜水,可能是紧张,在水里按错了设备按钮,一下子从水下18米处"放漂"浮上来。不久后就感觉四肢关节疼痛、左上臂肌肉疼痛,有麻木感。回到上海后,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便前往医院就诊,怀疑是“减压病”。

减压病不常见,因此也不是所有医院都配备治疗的条件。患者辗转打听,来到了新华医院。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教授是上海市高压氧质控中心的主任委员,同时也是医院急诊医学、高压氧医学的学科带头人,他对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了包含急诊、高气压医学、骨科、及上海市打捞局潜水医疗保障的专家在内的“MDT”(多学科合作诊疗)团队一起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评估。

经过详细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患者虽然属于轻型减压病,但发病时间较长,决定采用美国海军减压病治疗表6 A方案,这个方案需加压到相当于水下50米深的压力治疗。制定完方案,潘曙明教授的团队医务人员给患者做了模拟示范,消除了患者的种种顾虑。治疗过程非常顺利,通过加压治疗后,患者四肢疼痛明显好转。后续经过约一周左右的普通高压氧治疗,损伤组织的局部缺血缺氧得到明显改善,出院时,患者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

急诊医学科葛晓利医生解释,减压病不常见,通常是潜水时减压不当所致。当然,潜水后感觉不适未必都是减压病,确诊需专业医务人员评估诊断。

减压病有轻有重,严重时可造成偏瘫,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主要是因为快速减压,会导致气泡在血管,组织、全身各个部位形成。形成之后,气泡可能就会堵塞血管、组织,引起组织缺血血氧,引发严重后果。

确诊减压病后,必须要进行“加压治疗”。加压治疗可以从根本上使气泡溶解并逐渐排出体外的过程,以达到消除病因,恢复机体功能的目的。加压治疗是目前治疗潜水减压病、肺气压伤等潜水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平日大众在潜水时,如何预防减压病?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时间

潜水时,要按照所学的安全规定从事潜水运动,不可超时潜水。

2、速度

上升速度越慢,就有越多的时间可以让肺适应不同的压力,减少压力对身体的伤害。一般以8m/min为宜。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