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灵璧:贫困户变为养鸡大户 年入3万迈上致富路

关注灵璧身边事

更新 更快 更精彩

关注

黄湾镇红星村陈圩组陈德新户,一家4口,原本家庭和和美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妻子2013年查出患肺癌,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几万的外债,2015年因病致贫,妻子于2017年不幸离世。

摆在眼前的事实,老陈一个人带2个年幼的孩子,“我有过轻生的念头,也想过丢下一两个孩子不管不顾,那时候精神上彻底崩溃了,一度灰心丧气。”今年近50岁的陈德新回忆。

眼见儿子长大,老陈看在眼里、愁在心中,一家3口人虽然享受到了低保,生活温饱能解决。但不能全靠政府,必须自身发展,然而土地少、身体患有腰间盘突出,不能外出务工,怎么能摆脱贫困呢?

听村分管扶贫的陈玉玲副书记说政策在贫困户创业方面有很大的扶持力度,加之邻村有养鸡成功的农户,老陈便萌生了养鸡的想法。随后,他的想法得到了县经信委徐肃和以郭琪为第一书记书记的扶贫工作队以及包组干部陈玉玲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为他出谋划策。从鸡场的选址,到推平场地、建鸡场,到买饲料粉碎机,到购买鸡仔,政府领导和干部为他帮忙。建鸡场资金不够,政府协调给他免息贷款;电力不足难以带动饲料粉碎机,政府帮他协调架动力电。“大家这么帮扶我,我自己更应该努力,苦点、累点我不怕,我不仅要光荣地退出贫困户,还要走上致富路”,陈德新说。就这样,鸡场在他精心的打理下成为了脱贫致富的产业。

摒弃等、靠、要思想,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不服输的干劲走上脱贫致富路,使陈德新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贫困户变成了养鸡大户的法宝。

“如果技术跟得上,防疫做好,我的鸡场预计一年能出栏1500只,每只鸡净赚20元,一年保底能赚3万元,由于采用散养模式、又不喂饲料精,深受周边饭店、百姓的喜爱,我还打算把我的养鸡经验分享给村里其他贫困户,要富大家一起富。”见到红星村陈圩组低保贫困户陈德新时,他正在自家的养鸡场忙得不亦乐乎,当提及到靠养鸡发家致富的可观前景时,他乐呵呵地讲述着,今年脱贫信心十足。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惠及下,在镇村领导、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老陈说:“我不能当一辈子贫困户,伸着手靠政府来救济我,事在人为,我要想办法靠自己来摆脱贫困。”

“我现在是起步阶段,等以后鸡场各方面条件趋于成熟,预计明年我的鸡场一年能出栏4000-5000只鸡,每只鸡净赚20元,一年就能赚10万元。今后,我还会不断学习养鸡技术和经验,绿色养殖、多品种养殖,准备租部分村核桃地,扩大养鸡规模,利用网络平台优势进行土鸡蛋、土鸡销售。同时欢迎村里的贫困户和我一起加入养鸡脱贫致富的行列。”今年预脱贫户陈德新信心满满的说。(郭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