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区房:万千父母打不赢的一场战争!

拼命投教育

大多数人会失败

公元前380年,孟母和和孟子住在公墓附近,孟子看见别人哭哭啼啼地埋葬死人觉得葬礼好玩,便跟着学。

孟母觉得不合适,把家搬到了集市附近。孟子看见商人自吹自擂卖东西赚钱,又跟着学着玩,

接着又搬家,来到了学堂附近。

在这里,孟子看到学堂里的人在学习礼节,自己便主动要求上学。

孟母欣慰地笑了,觉得这里才是适合孟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在这里定居了。

听起来孟母三迁故事,中国的父母若有所思,但可惜的是:这并非史实。

但中国的父母仍然少不了将其奉为圭臬,转手在另一相似性事物上加重了筹码:学区房。

从北上广深到十八线县城,每个父母的教育理念都遵循一条:孩子要上好学校。

上好学校这点毋容置疑,但好学校对应的都有学区,所以这条真理便演变成为:孩子要上好学校,上学要买学区房。

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松动的迹象。

学区房的设立是输送人才

1962年教育部明文规定: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的数量、规模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保持适当比例。

设立重点中小学的目的是为了向上一级教育机构输送人才。

由于重点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便催生了择校热。

譬如,重点学校要从现有体制取得经费,渠道之一就是“共建费”。

政府、企业或机构资助一笔不菲的费用,学校提供学额作为交换。

这样一来,权力部门子女的择校费就不需要使用公款了,也不需要家长自行出资,对学校也十分安全。

到了2004年,权力部门子女有60%就读重点中小学,普通大众子女60%就读于非重点中小学,随即引发了民众对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

与此同时,国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意见》,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影响至今:已经普及初中教育的地方,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

至此,小学、中学免试就近入学成为约定俗成的公共政策。

划片就划片,学区就学区,怎么和房子扯上关系的?

这源于一个泥瓦匠。

碧桂园将学区房发扬光大

1955年,广东顺德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出生了一个男孩,在那个年代贫穷原本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这个家庭的穷困程度,在今天看来依旧令人难以想象,这个男孩在成年之前,甚至都没有一双属于自己的鞋子。

高中毕业之后,这个男孩就外出打工,在一家国企建筑公司当一名泥瓦匠。

凭借吃苦耐劳和身上的机敏劲儿,他从公司的基层做起,一路晋升,最终成为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企实行改制,他与同乡合伙收购了这家建筑公司的股权,从国企转为一家私营企业,他由此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大股东,后来这家公司更名碧桂园。

没错,这个曾经的泥瓦匠就是碧桂园的创始人杨国强。

事实上,当时国内的房地产行业并不景气,房市远远没有今天火热,市场需求很低,但是当时的杨国强,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准备在房地产行业大展拳脚。

1992年,杨国强就在顺德兴建了一个大项目,这个楼盘项目位居碧江和桂山之间,所以杨国强将之命名为“碧桂园”,这就是这家房地产公司名称的由来。

当时碧桂园项目占地一千多亩,兴建了超过4000栋别墅,但是尴尬的是,由于地点偏僻,建成之后碧桂园几乎无人问津。

万般无奈之下,杨国强找到了一位营销专家王志纲。

他建议杨国强房子卖不出去,就要卖附加值,没有附加值就创造附加值。

于是,杨国强与北京名校景山学校达成合作,让该校在碧桂园附近建立了一所分校,由此吸引了大批富豪送子女入学。

为了方便伴读,又争相购买碧桂园的房子,最终成功将这些别墅卖了出去。

杨国强利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家长的焦虑心理,对房子进行包装,利用教育提高附加值,并一炮走红,成为众多营销人员艳羡的对象。

此后,不管是新楼盘带有优质学校,还是优质学校制定划片的老楼盘,都成为众多家长哄抢的对象。

学区房的核心在于公立学校

学区房的核心在于优质的公立学校资源,公立学校优秀不仅有好老师,还有好学生,这才造就了高考制度下学区房的奇葩存在。

北京西城区的名校很多。但把时间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成就这批名校的最早一批人,其实不是别人,是学生家长自己。

1997年以前,北京城市范围并不大,大量大学生毕业还是分配制度,很多人被分配到东西城的国家机关及央企总部,这批高素质人才就在海淀朝阳等附近地区买房。

十几年后,他们的孩子成长起来,成为支撑东西城好学校的重要生源。2002年后,北京加速膨胀,大批大学生来京落户、买房,主要也是去到同一片区域。

人才、精英的示范效应继续放大,当时这一批批的精英在哪里落户工作,哪里便大概率是今日学区房的高地。

这几年,东城的高素质人才落地明显衰落,这是学校质量将开始衰落的一个潜在的信号。

与其看学区,不如看一个城市什么样的产业在兴起,那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在哪里。

高学历中产集聚区的孩子,自然能让旁边的学校变成名校。用不了几年,新的学区热点也就诞生了。

2017年6月23日,北京高考成绩发布。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自然引得全国关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昌平二中捷报连传——昌平区650分以上9人全部来自昌平二中,大部分来自回龙观校区。

因为仅仅只隔了一站地铁,月入5万的西二旗程序员,大多都住在回龙观。

高素质人才码农的孩子,硬生生将昌平二小考成了优质学校!

教育中少不了财政投入,能够冲出独木桥的学生,更大概率是自身天赋好,而家庭条件也不差,有相对投入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欧美在这方面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的参考:软刀子完成学生淘汰。

很多欧美知名大学,不允许学生打工。

而大学课业压力又很大,大量阅读材料,论文是家常便饭。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政府虽有补贴政策资助你上大学,可是如果智商不够,能力不足,基本无法读完,一部分这样的孩子便会自己退学。

很多欧美大学的申请条件中还会包含音乐才能,比如要求孩子作曲,这种素质教育的门槛会筛掉部分低收入家庭。

持续的音乐教育是很昂贵的,在概率上,资产阶级的孩子更容易拿到通往名校的门票。

两相结合,能在欧美知名大学活下来的本国人大多都是精英,从小就拼命学习,且智商较高,比你聪明又比你勤奋,死读书的人基本无法进入好大学。

但在中国,大多数父母不明白的是:教育只是为工业体系输送人才服务的。

现代教育是为了培养劳工

现代教育的起源于17世纪的德国,主要为工业体系输送人才,创造财富,推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复兴。

他们要培养的是整齐划一的人,主要是为培养劳工服务。

而我们的教育,同样也是一种社会工具,向工业体系输出人才。

但偏偏中国的父母笃定人定胜天,将未遂的夙愿强加给孩子,祈求能够跨越阶级,光宗耀祖。

作为中国家长选择的教育工具,学区房通过增加教育显性成本,来倒逼学生父母不断输出家庭财富,掏空6个钱包,进而使后代获得向上一层的船票。

这恐怕要失望了。

意大利银行两位学者比较了1427年到2011年间佛罗伦萨一些家族的税收记录,发现最为富裕的佛罗伦萨家族大约在600年前就已经位于高等阶级,沿袭至今。

文艺复兴时期的18个大家族,除了2个家族移居米兰,其余16个家族的税收今天依然占了佛罗伦萨税收的80%以上。

究其主要原因,这些家族将佛罗伦萨上的好地盘都买了,由于佛罗伦萨历史悠久,好地段就那么多,家族的财富也就很难流失。

同样,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香港的电力是嘉道理家族和李嘉诚的,煤气是李兆基的,超市是李嘉诚和怡和集团的,公共交通是李兆基和郑裕彤的,本质上,这都是“收税制商业”。

上世纪50年代起,四大家族通过房地产积累巨大财富,并逐步控制了香港的物流、金融、电力、码头、电信等所有具备垄断特性的产业,进而“坐地收租”。

当你还在为学区房发愁的时候,别人早已为后代铺好了路。

世界船王包玉刚和董浩云斗了一辈子,世人则感慨包玉刚老谋深算,在危机前夕全身而退,留下了一座香港地标、一座全球销售额稳居第一的商场。

包家拥有这块地999年的土地使用权,单是租金,一年就净赚160亿元。

而董浩云临走也为孩子选好了从商这条路,他的儿子,就是香港前特首董建华。

但可悲的是,大量的中低产却在豪赌教育,不惜压上所有的希望与财力,通过6个钱包去购买一套老破小的学区房。

但这还不够,对于子女教育的问题,中国的父母向来是大手笔输出。

好未来股价的持续上涨,便是中产阶级家庭焦虑的根本所在。

南都周刊做了一个统计,国内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大概是134万元开支,出国需要262万元。

作为顶尖人士,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从小在新加坡Swiss Cottage读小学,然后到英国温彻斯特公学读中学,然后在伦敦大学学院读本科,最后又回国干私募股权基金。

今天看,拼命投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想法,一开始就注定了大部分会失败。

大多数人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却反而像别人一样矫情,焦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问题。

发动全家砸锅卖铁参与富裕阶级的军备竞赛,别人只是用手机余额给自己的孩子上了一点保险,确保好接班而已。

对于大多数人,应该学习的是田忌赛马,以有限的资源去成为一名手艺人、艺术家、网红、码农甚至厨师并做到顶级,去获取手艺人的溢价,而不是和王思聪一样去花几千万去名校学哲学,然后无所事事去干个P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