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最近老在家族羣抱怨,自家4歲的孫子上了個幼兒園,啥都沒學,就連“園”這樣的漢字都寫不好。

作爲家族羣裏的活躍分子兼,我立馬就拉了個小窗,按照我教小孩寫字的經驗,將總結出來的一些訣竅給三姑支了幾招。              

還別說,過了一週左右,三姑就提着老母雞上門感謝了,在這裏我也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從興趣和模仿入手

孩子是最喜歡模仿的,只要是他們覺得有趣的東西,就會想辦法去模仿。

我家那傻小子,小的時候也經常看見他老爸在辦公桌上寫寫畫畫,就興致勃勃地跑過去跟他老爸討要紙筆,然後在一邊就開始塗塗畫畫。              

只要讓孩子親近的人,經常性地在孩子面前重複寫字的畫面,孩子很容易就會被吸引,從而進行模仿。

當然,有時候孩子也會想要模仿同齡人。

比如孩子有玩伴,我們可以領着孩子,在他的玩伴寫字的時候出現,並且告訴孩子,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那孩子就會對寫字這個事情產生興趣,從而進行模仿。

二、拒絕刻板教導

小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其實都還比較天真爛漫,性子也大多跳脫。

假如教孩子寫字的過程非常生硬,一板一眼地讓孩子從第一行寫到第十行,不斷練習一個漢字,孩子肯定不願意。

這種做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孩子天真爛漫的認知變得刻板,壓抑他們的天性。

所以,在教導孩子寫字的時候一定要花心思,比如拿着實物或者實物的照片放在孩子面前,再根據實物的特性來教導孩子寫字。              

比如拿着魚的照片,從魚的形狀來教導孩子寫出“魚”字。

這樣的話孩子不僅加深了認知,而且在以後見到這類事物的時候,也會自然而然想起來這個字怎麼寫。

而且這種日常化的影響,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練字的動力

三、耐心

解決了興趣和方法,接下來的就是水磨工夫了。

家長作爲一個引導者,一定要保持充足的耐心

練習數字還好說,阿拉伯數字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個,但是漢字不同,每一筆每一劃都有講究。

教導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孩子,該怎麼下筆,該怎麼寫構造,構造能聯想到什麼等等。

比如寫一個“森”,就要明確告訴孩子,這個漢字是上下結構的,上面是一棵樹,下面是一片林子,兩者加起來就變成了大森林。              

這樣一來,不僅能開發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對於練字也會更加上心。

當然,這樣的教育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孩子有時候會不理解你說的東西,所以家長一定要保持耐心。

注意,一旦你失去耐心,孩子也會隨着你急躁情緒的浮現對練字失去耐心

總之,要讓孩子練好字,興趣、生動教導和耐心,三者缺一不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