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期】什麼纔是投資者需要的產品?看圖說話

  來源:王羣航微信公衆號 作者:王羣航

  近期一直在推介我們的公募FOF專戶,與各式各樣投資者有了更多的、更深刻的交流,什麼纔是投資者需要的產品呢?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思考。請看下圖。

  圖一:公募基金的數量(單位:只)

  

  附註:數據區間:2012年至2018年9月;數據來源:德邦基金FOF業務部

  讀圖一:公募基金的數量在連年穩步增長。

  圖二:公募基金的總規模(單位:億元)

  

  附註:數據區間:2012年至2018年9月;數據來源:德邦基金FOF業務部

  讀圖二:它們的資產規模也在連年穩步增長。

  圖三:股票基金在開放式基金中的佔比

  

  附註:數據區間:2012年至2018年9月;數據來源:德邦基金FOF業務部

  讀圖三:股票基金的佔比卻在連年降低,近期已經是連續11個月低於7%了。這是最小的一個類別。

  圖四:貨幣市場基金在開放式基金中的佔比

  

  附註:數據區間:2012年至2018年9月;數據來源:德邦基金FOF業務部

  讀圖四:貨幣基金的佔比卻在連年增加,近期已經是連續12個月高於60%了。爲什麼會這樣?

  圖五:貨幣市場基金自成立以來的歷年收益率

  

  讀圖五:自2011年以來,貨基的收益率一直是圖中三類產品裏最高的,這就是推高貨基規模的重要原因。

  l 如果上述解讀成立,那麼,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本文前面提出的問題。

  l 如果上述推論成立,那麼,我們還可以繼續推導出很多投資者投資偏好:對於收益率的絕對要求其實並不是很高;對於風險的厭惡程度卻很高,有時甚至是零容忍。

  

  ■ 中國專業研究基金時間最長的人;

  ■ 重點、系統研究FOF最早的人;

  ■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外聘教師;

  ■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專家講師;

  ■ 新華社瞭望智庫30成員之一;

  ■ 中國基金行業最高獎項“金牛獎”和“金基金”獎的評委;

  ■ 中央電視臺特邀嘉賓;

  ■ 中國證券網特聘專家;

  ■ 參與過全國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教材《證券基礎知識》、《證券投資基金》、高校教材《個人理財》、《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2014)的編寫工作;

  個人著作:

  《初買基金必讀》

  《基金精選100》

  《基金投資必讀》

  《基金精選2008》

  《基金精選2009》

  《私募證券FOF:大資管時代下的基金中基金》

  《王羣航選基金》系列叢書等

  

  排版:北京德盛天下諮詢有限公司 媛媛。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