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這種問題,我都會幫他們畫邏輯線,標出邏輯點,分點的去記憶這個答案,這個也是我給要去高商面試同學的建議。很多同學可能會覺得“你爲什麼選擇這個學校”和“你爲什麼選擇這個專業”這兩個問題是同一個。

最近是不是很久沒寫關於法國高商的內容了?

可別怪我偷懶哈,實在是最近申請法國公立大學和語言學校的同學太多了。

要寫的內容也太多,我有點忙不過來。

但我心裏其實一直記掛着高商的小夥伴。

於是這個星期我約了紅領巾幫同學們做了幾年高商面試輔導的武老師,做了一次訪談,幫大家問到了一些法國高商面試的題目類型和答題面試技巧。

100%乾的不能再幹的乾貨!

武老師本人呢,畢業於法國格勒高商。

現在就職於一家世界五百強的大型法企採購部,有非常豐富的高商面試輔導經驗,幫助很多同學成功拿到了心儀的高商錄取,其中不乏拿到法國TOP級高商錄取的同學。

下面呢,是我整理的文字稿,希望對大家面試高商有幫助。

高商面試官會問的問題有哪幾類?

高商面試的問題基本上可以分爲兩類

一類是每個學校基本都會問的大綱性問題,另一類就是一些個性化的問題,每個學校都不一樣。

我們會根據每個學生面試回來的反饋,對這些特殊的問題進行總結。

大綱性的問題

大綱性的問題基本上就分成三個方面吧:

● 第一種就是自我介紹。

瞭解一下你個人的情況,包括一些你的實習經歷和國際經歷,你獨立生活的能力,你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的優缺點。

● 第二種會考察一下你對學校的瞭解。

會問到你過去的學術經歷和成就,和你爲什麼選擇這所學校、這個專業。

很多同學可能會覺得“你爲什麼選擇這個學校”“你爲什麼選擇這個專業”這兩個問題是同一個。

在這一塊我就會多給他們做一些講解,講一下這兩個問題應該從哪方面去回答,其實真正回答起來,這兩個問題還是挺不一樣的。

一般面試官會問你爲什麼選擇法國,這時候你從國家的層面去回答;再問你爲什麼選擇這個學校,最後問你爲什麼選擇這個專業。

問到你爲什麼選擇這個學校的時候你首先可以說一下它在競爭學校中的優勢,對比一下這所學校和其他幾所學校,再就可以說一下這所學校所處的城市、位置,比較符合你的實際情況

最後可以強調一下這所學校的一些榮譽、名聲,國際三認證之類的,還有你和這所學校的一些緣分。

比如你的學姐學長在這邊或者同學老師有推薦這邊,從不同方面去解釋你爲什麼要選擇這所學校。

但是回答你爲什麼要選擇這個專業的時候,是一定提到你未來的職業規劃的。專業其實是由你之前的一些學術背景和你未來想要發展的方向一起來決定的。

你過去做了什麼是和這個專業相關的,這個專業會給你未來的職業生涯帶來怎樣的跳板,打開怎樣的機會。

● 第三種是職業選擇方向的。

我接觸到的同學主要分兩類,一種是有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的;

另一種是還沒有想過未來工作的問題,只有一個模糊的方向。

這時候我們就會建議他說出幾條自己感興趣的職業路徑,跟面試官表達出我會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去探索,去確定我的未來的職業規劃。

在面試輔導的時候,我們也會幫助學生根據他的性格、興趣和過去的經歷去選擇他之後的方向。

個性化的問題

在面試中個性化的問題上,每個學校都不一樣。

例如格勒高商,就曾經在面試的時候問到學生如何看待“ Culture Shock ” (文化差異)

這個問題問出來,我覺得很有道理。

因爲格勒高商做小組作業的時候,中國同學和法國同學畢竟存在文化差異,會產生各種各樣溝通方面的問題。

所以學校就設置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去考察你會如何處理這樣的文化差異,看你之後能不能很好的融入學生羣體。

在面對像是“Culture Shock ”或是“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 和 “ Internship Experience ”這樣具體的小問題的時候,我一般會建議同學準備一個小故事。

因爲故事可以承載很多信息,包括你描述一個問題的能力,你面對一個問題的態度,你解決一個問題的能力和你的思維方式等等。

在學生準備完這個故事以後,我們會對這個故事進行潤色。

你敘述這個故事的時候背後的邏輯一定要連貫,你的表達一定要準確的呈現出你的優勢

那這些故事的素材來源於哪呢?

我面輔過的同學中有些有工作經歷的,有些有交換、志願者經歷的,他們會從這些地方去找一些場景來講。

比如工作當中,外國上司和自己在溝通問題時候的差異,導致做出來的東西結果並不是上司想看到的那樣。

還有一些同學會說自己在學校做項目的過程中出現一些突發的緊急的事件,例如 Deadline,需要緊急的和自己小組的其他外國成員溝通,在這個溝通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斷層

還有一些同學會說一些關於生活習慣和文化習慣方面的不同,例如自己在外國同學家裏做客的經歷等。

但我們培訓有一個宗旨,就是基本上故事的最後,同學都會以一個平和開放的態度去面對這些文化差異。

還有一些學校會問到你生活當中,有沒有一個特別激勵你的人或者你的一次失敗的經歷。這種問題,基本上就和我剛纔說的一樣,都用故事的形式去回答。

這一類的問題還有前面說的大綱性問題裏的自我介紹部分,都是屬於體現學生個性化的問題。

像這一類個性化的問題在面試輔導的時候,我們主要是會在措詞方面加以修改,避免面試過程中出現負面性的措詞

有些同學可能會下意識的說出“我不能…. ”或是“我不喜歡….. ” ,類似這樣的措詞,我們面輔老師會做的就是幫他轉變一下。

不會改變這句話的含義,但讓這個表述聽起來更積極。例如把“我不喜歡….. ” 改成 “ I prefer (我更喜歡)”。

這算是一種溝通技巧吧,這樣的措詞不會給面試官心理上造成一種負面的印象。

學生面試時常犯的錯誤有哪些?如何解決?

我遇見的還沒有經過面試輔導的學生常有的問題就是說的“少“,一個問題說到兩三句話可能就沒了。

因爲想不到別的東西,尤其是職業規劃這一塊。有實習經歷的同學可能會說的好一點,沒有經歷的同學可能就會很迷茫了。

要麼就是不確定自己的方向,要麼就是寫的很少,也很抽象和模糊。

例如選擇了國際商務專業方向的同學,我會問他們知不知道這個專業是幹什麼的,他們基本上都回答的很泛

就是在對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進行了一個意譯,想不到一些更加細緻的層面,比如市場、公司法、貿易法、財務模式之類的。

面試過程中非常多同學會緊張和語無倫次。好多同學都跟我講過“老師你一問這個問題我腦子就空白了”。

面對這種問題,我都會幫他們畫邏輯線,標出邏輯點分點的去記憶這個答案,這個也是我給要去高商面試同學的建議。

幾乎100%的同學寫過來的文本答案都是大段大段的文字沒有分點的,會分段的同學都很少。

我會建議他們去分點,幫他們篩選這些點並且幫他們標上關鍵詞。這樣在面試過程中,被問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可以避免大腦空白的情況。

當你在面試的時候被問到這個問題,就知道對應的是哪個點,順着這個思路說,起碼不會太天馬行空,跑題太離譜。

我面試輔導過的學生,很多在最開始模擬面試的時候,可能回答的很沒有邏輯,鬆鬆散散的。

但只要你給他點出哪裏有一些問題,可以改進的地方。

告訴他一些很容易掌握的技巧,第二次再來模擬面試的時候,可能就完全不一樣,和最開始那次判若兩人,最後的表現也都很不錯。

大部分同學其實都是一點就通的,這個也是我做這麼久面試輔導感受比較深刻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