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打的是小快靈的打法,那個時候,快攻和中投是中國男籃安身立命的法寶。雖然一方面是技戰術的安排,但其實更多的是無奈,以前的中國男籃非常缺優質的內線。那個時候的籃球主流還是得內線者得天下,並不是現在的快速攻防轉換的打法。近年來中國隊優質的內線球員才逐漸多了起來。下面小編爲您盤點一下中國男籃歷史上優秀的7位中鋒。

第7位:王治單

王治單與王治郅的名字只差一個字,他沒有王治郅那麼出名,但也是中國籃球歷史上的籃球天才之一。一些網友在18年之前總說遼寧隊是千年老二,從來沒有奪過全國冠軍。那是因爲他們並不知道,80年代末90年代初遼寧和八一爭霸5年4奪冠軍的偉業。當時這支球隊的中鋒就是王治單,身高2米14的王治單一出道就被譽爲天才中鋒,他腳下移動很快,快攻和防守都非常出色,80年代末就被稱爲亞洲第一中鋒。他在國家隊與單濤組成雙塔,當時的國家隊主教練蔣興權對他評價非常高。2米14的身高可以下快攻,這在中國國家隊從來沒有過,而且他的移動還非常出色,擅長補防,與單濤形成互補。王治單最可惜的是被傷病毀了,年僅25歲就遭遇了嚴重的傷病,這讓他的籃球生涯充滿遺憾,後來他曾經嘗試過復出,但是最終以失敗告終。

第6位:宋濤

在王治單之前,中國男籃還有另一位天才中鋒,他的名字叫做宋濤,身高2.08米。相比王治單,宋濤的上限應該會更高。他是第一個與NBA球隊簽約的亞洲球員。他1965年出生,1984年奧運會之後入選國家隊,在1986年的西班牙世錦賽上,宋濤在對陣波多黎各的比賽中得到28分9個籃板3次封蓋,並且有7次扣籃。宋濤的彈跳在當時的中國是頂級的,在著名的央視解說員徐濟成眼中,宋濤的身體素質甚至比阿聯還強!爆發力出色,防守意識絕佳。一場比賽7次扣籃,把對手給打懵了。

他也因此得到了NBA亞特蘭大老鷹隊的青睞,被老鷹隊在第三輪總第67順位選中(當時NBA選秀不像現在只有兩輪),宋濤已經跟亞特蘭大老鷹隊簽約了。但是之後一次訓練意外讓宋濤的膝蓋粉碎性骨折。老鷹隊特意派人接宋濤到美國接受治療,傷情慢慢好轉,但是在恢復期,一次上廁所滑倒,膝蓋髕骨再次粉碎性骨折,在80年代的醫療條件,連續兩次重傷的宋濤很難恢復。原本中國人可以早十幾年登錄NBA,都是傷病惹的禍。1988年漢城奧運會,宋濤已經無法打比賽,但是主教練錢澄海仍然把他帶到了漢城,滿足他參加奧運會的願望,他在漢城奧運會擔當了中國隊的旗手。

第5位:單濤

單濤是中國男籃三大中鋒之前國家隊的主力中鋒。1970年出生的他身高達到驚人的2米16,擅長勾手和中距離投籃,從1990年起佔據國家隊主力的位置,並且幫助中國國家隊獲得了1990年和1994年的亞運會冠軍,1994年世錦賽打進八強。單濤身體強壯,力量驚人,他是國家隊唯一的一個教訓過年輕的姚明、巴特爾還有王治郅的球員。

在首鋼隊,巴特爾一直是他的替補,直到單濤離開首鋼。單濤也算是中國籃球界網紅的開山鼻祖。他在與奧尼爾對位時的那句經典口頭禪“哎呦,臥槽”一直被網友津津樂道。單濤人高馬大,飯量也是十分驚人,國家隊集訓一次喫早餐時,單濤拿着一個新臉盆悠哉遊哉地走向餐廳,有人問他:“你拿臉盆幹嘛?”單濤回答:“這是我的碗,我喝豆漿用的。”

第4位:巴特爾

巴特爾當年是單濤的替補,身高2.10米,他比單濤小5歲,巴特爾1993年進入北京隊時,單濤早已成爲國內第一中鋒,由於同在一個隊,打的位置有相同。巴特爾和單濤之間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但是巴特爾取得的成就要高於單濤。巴特爾在北京隊和國家隊的優秀表現,打動了NBA的球探,最終巴特爾成功登陸NBA,並且跟隨馬刺隊奪得了NBA的總冠軍。巴特爾的技術特點是力量出色,善於背身單打硬喫對手,曾經在NBA放倒過奧尼爾,而且有一手三分球功力,命中率不輸一般的後衛,這在當時的內線球員中不多見,但是他的缺點也很明顯,移動慢,這限制了他在NBA的發展,他的速度短板在CBA不明顯,但是到了NBA被無限放大,幾乎沒有比他更慢的內線了。

第3位:穆鐵柱

身高2.28米的穆鐵柱是那個時代中國籃壇的巨無霸。他的移動速度雖然不算快,但是穆鐵柱在亞洲範圍內仍然有着碾壓的實力。而且穆鐵柱打球並不光靠身高,他有着非常出色的一傳和策應能力。那個時候的八一男籃用的是快打旋風的戰術。穆鐵柱在八一男籃是進攻的第一發起點,搶下籃板後第一手傳球非常快,往往從第一次傳球到前場上籃往往只需要4、5秒的時間。這其實就是後來NBA太陽隊的跑轟戰術。根本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中國隊很早以前就在用。穆鐵柱的一傳非常有威脅,往往一傳就過前場,八一隊的這種打法讓其他隊非常不適應,那時的八一隊基本上就是憑藉着快攻統治中國籃壇。同樣在國家隊,幾名主力來自八一,用的也是同樣的打法。同時穆鐵柱還有優秀的策應能力,穆鐵柱在三秒區附近往往利用他的身高優勢,單手持球高舉,防守球員由於身高差距過大,根本夠不到球,這時,其他球員開始空切,穆鐵柱利用自己開闊的視野,單手抓球,單手持球的優勢是傳球動作幅度小,隱蔽,手腕一抖就可以把球傳向各個方向的跑位人,往往令人防不勝防。前國家隊球員,現在的籃球評論員張衛平在追憶穆鐵柱時說他是當時最好的大個子傳球手。

第2位:王治郅

王治郅是亞洲第一個登錄NBA的球員,在國內聯賽一直壓制着姚明領銜的上海隊。他在NBA共打了五個賽季,效力過小牛隊、快船隊和熱火隊。以進攻技術出衆,內線腳步多變,手感柔和著稱。王治郅本可以在NBA打得更好,但是很難像一些網友說的如果籃協給王治郅更多的支持,成就會超過諾維斯基。客觀來說,大郅的進攻還有內線腳步,如果給足夠的機會,在NBA也是水準線以上的。但是他的力量和對抗還是有些不足,防守能力偏弱,這是他最終難以在NBA打出成績的最大原因。姚明的進攻手段或許不如大郅那麼多,勝在實用,左右手小勾手準得令人髮指,而且姚明的力量和對抗都能達到NBA頂級水準,這是他得以立足的原因。

第1位:姚明

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姚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中鋒,無論是在國家隊還是NBA取得的成就,都很難有人望其項背。在NBA巔峯賽季場均25分9.4個籃板2次助攻2次蓋帽,是當時的NBA第一中鋒。得分最高的一場比賽對陣老鷹,21投15中,71.4%的投籃命中率,拿下41分16個籃板7次助攻2次封蓋。在國家隊層面率領中國男籃04年和08年兩次進入奧運會前八,和當時的歐洲強隊之間的對決,當時的國家隊和他麼差距並不是很大,而姚明在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說,中國多少年就出這麼一個姚明,他當之無愧的中國歷史上第一中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