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關於開展2019年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項目(“攀登計劃”專項資金)申報的通知》的要求,團省委、省財政廳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資助立項項目申報及評審工作。2018年10月以來,學校團委按照團省委《關於開展2019年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項目(“攀登計劃”專項資金)申報的通知》文件精神,積極籌備,廣泛宣傳、認真組織各學院(部)學生科技創新團隊申報。

近日,團省委下發了《關於公佈2019年度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資助立項項目及下撥專項資金的通知》文件,我校8個項目獲2019年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攀登計劃”專項資金)項目立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7項,獲總資助金額14.5萬元。

2018年10月以來,學校團委按照團省委《關於開展2019年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項目(“攀登計劃”專項資金)申報的通知》文件精神,積極籌備,廣泛宣傳、認真組織各學院(部)學生科技創新團隊申報。經專家評審,精選出13個項目參加申報,最終8個項目獲立項資助(科技發明製作類4個、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3個、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1個),其中莫佳慧團隊申報的項目《港珠澳大橋對珠海旅遊業的影響及其配套方案研究——基於灰色GM(1,1)-馬爾科夫模型》(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被評爲重點項目,獲資助3萬元。

具體資助項目名單

共青團廣東省委辦公室也在近日公佈了

1000個資助立項項目及下撥專項資金的通知

明確了有關資助資金撥付申請

和項目管理培育的工作

關於公佈2019年度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

培育專項資金(“攀登計劃”專項資金)

資助立項項目及下撥專項資金的通知

各相關高校團委:

根據《關於開展2019年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項目(“攀登計劃”專項資金)申報的通知》的要求,團省委、省財政廳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資助立項項目申報及評審工作。截止2018年11月25日,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申報平臺共收到申報項目5343個。經專家評審和公示,遴選出擬立項項目1000個,其中重點項目125個,一般項目875個。省財政廳於近期引發了《關於下達2019年度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的通知》(粵財教〔2019〕93號),正式確定2019年度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分配方案,現就有關資助資金撥付申請和項目管理培育的工作明確如下:

一、省直單位直管高校專項資金劃撥至上一級財政單位

經費下達到位後,相關高校可憑經費撥付通知(詳見附件1)到上一級財政單位按要求辦理經費申請手續。

二、地市直管高校專項資金劃撥至所在地市財政局

經費下達到位後,相關高校可憑經費撥付通知(詳見附件1)到所在地市財政局按要求辦理經費申請手續。

三、部屬和民辦高校專項資金由團省委轉撥

各相關高校團委(詳見附件2)需向團省委提交以下申請材料:一是根據本校立項項目、項目資助情況和本校對公賬戶相關信息,統一以學校爲單位,形成經費使用申請文件(詳見附件3);二是開具一張相應金額的行政事業單位往來結算票據或發票,(開票名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稅號:13440000006940490C),明細爲“2019年度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立項項目資助費用”,並加蓋本校財務部門公章。請將上述兩份材料於5月12日前一併寄送至團省委學校部,同時將可編輯 word 版本和 pdf 文件(蓋章掃描版)發送至指定郵箱,文件命名“學校名稱+‘攀登計劃’經費申請材料”。

四、工作要求

經費下達到位後,各相關高校團委應及時告知項目負責人,並嚴格根據《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承擔好立項項目的培育、輔導、監督和經費管理工作,爲廣大師生提供全方位的創新支持和保障,爲創新成果的孵化創造有利環境。

(一)項目開展研究前,要對項目負責人進行項目實施注意事項、項目結項要求、如何進行自主的科研創新和科研方案制定、報賬流程等方面的培訓,指導和督促立項團隊依法依規、紮實做好項目研究工作。

(二)項目開展研究後,要嚴格按照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範圍要求,專款專用,單獨列賬,獨立覈算,專項資金主要用於科研任務、差旅會議、實驗材料、儀器設備、專家諮詢和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支出。

(三)項目研究完成後,在進行論文發表、成果轉化時,需要具體說明立項項目受“2019年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資助並標註項目編號。同時需在規定時間內做好項目總結工作,按照《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於結題驗收的要求,主持完成並提交本校立項項目結題驗收工作。

聯 系 人:羅 珂、唐顯鋒、梁銘升

聯繫方式:020-87185614

工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寺貝通津一號大院團省委學校部

開拓創新,砥礪奮進

新時代青年定當爲夢想而不懈追逐

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

把你的名字刻畫在追夢的道路上吧!

資料來源|廣東學聯

本期編輯|冼家銳

執行編輯|蕭狄均

初審|李易格

複審|袁鑫

終審|田菲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