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在2020年以來,關於氣候變化可以說一直備受大家的關注,而對於“厄爾尼諾”的形成也是大家說得最多的,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形成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不少人都在爭議一個問題,那就是2020年會不會再次出現。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數據顯示,確實2020年還真的出現了,並且定義爲了弱厄爾尼諾事件,所以說這對氣候的影響必然是存在的,不過按照時間上來說,這次的厄爾尼諾事件的響應可能並不是很明顯,所以說大家也沒有感覺不到氣候的大變模式,主要是在前幾個月時段,厄爾尼諾監測區域的指數一直偏高,所以纔出現了厄爾尼諾出現爭議。

2020年厄爾尼諾現象發展情況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本次的“弱厄爾尼諾”時間是2019年11月逐步發展起來了,在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出現了連續5個月 Niño 3.4指數平均值大於或等於0.5℃。

若依按照標準來說,是滿足厄爾尼諾現象的基礎,但是這次厄爾尼諾可能並不會保持太久,會快速的消失,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通過最近的觀察數據來看,預測結果顯示春季之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將回到中性狀態。

所以說按照氣象春季的時段(3月到5月)來說,5月結束之後,基本上厄爾尼諾就可能結束了,同時我們也可以明顯看到Niño 3.4指數區之一的監測數據顯示,如今已經是“跌破”0度以下,所以這預測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弱厄爾尼諾事件是短暫的一個變化過程。但是對我國的影響已經出現了,因爲大氣異常上升運動主要在中西太平洋,所以春季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位置偏西,江南西南部至華南西部、青藏高原大部降水偏多。

那拉尼娜事件又要來了?

確實從發展趨勢來看,拉尼娜事件還真的有可能出現,並且在初期的時候,世界氣象組織,NOAA等機構都說今年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不大,出現拉尼娜事件的概率還是有,所以從Niño 3.4指數變化來看,確實有概率發展拉尼娜事件。

但是厄爾尼諾今年確定出現是沒有問題,這就預示着做,2020年可能重現“兩種”現象。

當然這兩種現象不可能同時出現,一前一後而已,我們也只能根據數據指數變化進行觀察,畢竟Niño 3.4指數也纔開始下降,說不定後期還可能快速“逆轉”,但是對於全球氣候來說,這樣的氣候波動肯定是比較大的,大氣變化可能非常的明顯,一會升溫一會降溫,只會加大地球的極端性天氣出現,所以該準備的就做好準備,無論是才確定的厄爾尼諾事件,還是拉尼娜事件,整體上都是對氣候不利的。

那我國夏季的天氣如何?

從公佈的情況來看,受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影響,預計2020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佈,澇重於旱。所以說降雨問題將會出現“兩極分化”模式,這不是一個好事情。

同時我們結合下國家氣候中心初期的預報來看,預計今年汛期5月至9月,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其中部分地區還可能發生大洪水,或者一個流域或者幾個流域同時發生大洪水。

所以這也說明了“澇”可能是相對嚴重的,同時這裏也說明下,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颱風個數較常年略偏多,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略偏多,強度偏強。所以這也可能帶來短時性的強降雨問題,這必然會帶來氣候的“大波動”,我們需要提前防禦,如今西北太平洋的95W有大概率可能成爲今年的1號颱風。

從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情況來看,預估最快可能在11日到12日左右生成,所以這說明了颱風的出現也快了,我也會持續跟進變化,謝謝大家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