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改革开放”这振聋发聩的声音。这声春雷,为太极拳的全面发展营造了巨大的空间;1978年11月16日,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也助力太极拳这一国之瑰宝为世人所知。

改革开放伊始,发源于温县赵堡镇陈家沟的太极拳,经过300多年薪火相传,已由陈氏一家的独得之秘,衍变成了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诸多太极拳流派。但彼时的陈家沟太极拳,似乎仍在深闺人未识。

1981年,随着日、韩、法、澳、意、美等国武术爱好者来陈家沟访问和学习,陈家沟封闭的大门完全向世界打开。当年即接待世界各国来访和学习的团队逾百批。

1982年,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成立,并大规模招收学员教拳;同年,国家选派朱天才到新加坡传授太极拳,朱天才也由此成为第一个国家外派传拳的太极大师。

太极拳外引内联喜迎发展盛世,紧扣改革铿锵脚步终成开放高地。1982年,温县被国务院确定为“甲级对外开放县”。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太极圣地练拳蔚然成风,开馆授拳、赴外传拳的拳师以全新的思维视野、较高的文化理论素养及深厚的武术修养向全世界传播太极拳文化,传递太极拳文化的精神、智慧、气度、神韵。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春风从南国他乡一路北上,在古温大地春风化雨孕育出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棵常青树——首届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

1992年举办的首届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共接待来自23个国家及地区的境外人士343人,各省(市)自治区人士3090人。年会的成功举办使陈家沟、温县迈上了对外开放的国际大舞台。(王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