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从超级英雄电影中找出个亮相最多的人物,“漫威之父”斯坦·李绝对能够排得上号,他早已化身为公众熟知的“必备彩蛋”,在平行宇宙演绎人生的精彩片段。这位1922年出生于纽约的奇才,一连创作了蜘蛛侠、神奇四侠、X战警、绿巨人、雷神等耳熟能详的角色。他也热衷于跳出超级英雄的陈旧框架,将更深层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困境融入故事,从而塑一种别样的美国文化。

   斯坦·李,看上去特别俏皮的老爷子

  但令人遗憾的是,老爷子的独生女霍安·李透露,这位陪伴大众已久的老顽童,已于今天(美国时间2018年11月12日)在洛杉矶当地的希德斯·西奈医疗中心辞世,享年95岁。斯坦·李罹患肺炎,过去一年中身体已大不如前。许多知名人士闻后纷纷送上悼词,其中不乏 DC 漫画、罗素兄弟,以及游戏业界的小岛秀夫和菲尔·斯宾塞。

  

  我父亲敬爱他所有的支持者。他是最伟大、最正派的人。

  

  那些泛黄的漫画书籍、陈旧的电影片段,无疑成为了大众纪念他的主要媒介。而对于游戏玩家而言,斯坦·李在世人称谓的第九艺术中同样留下过诸多痕迹,这些精彩的亮相并非仅仅流于表面,与其创作漫画的初心相同,背后也蕴藏着一些热忱、真切的美好愿望。

  有灵魂的跑龙套

  你或许已经发现,斯坦·李特别喜欢扮演那些具有谈资的角色,他们自然的融入到故事节奏中,尽管只能在镜头里一闪而过,但又饱含着令人回味的特质。

  在2016年的电影《美国队长:内战》中,饰演联邦快递员的李,于影片结尾时将史蒂夫·罗杰斯的包裹送到托尼·斯塔克手中,并误把钢铁侠的名字“Stark”读成了“Stank”(臭水沟),引得旁边的罗德斯上校连连发笑。

   你是不是托尼·屎蛋克?

  他到了《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彼得·帕克的校车司机,当学生们惊恐于天上飘着的外星载具时,司机却淡然的表示:“你们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以前从没见过宇宙飞船吗?”(这名角色对于奇闻异事的确习以为常。)

  有趣的是,单从这一点来看,他在游戏中的表现力其实不落下风。

  当 PS4 作品《漫威蜘蛛侠》的剧情推进一段时间后,帕克和玛丽·简相聚于餐厅,这两人一边发糖、一边秀恩爱的行为引起了打杂厨师斯坦·李的注意,临走时他面带喜色的说到:“看到你们复合我很开心,你们是我最喜欢的一对情侣。”

  实际上,老爷子的亮相和台词包含了大量隐藏信息。根据《蜘蛛侠》游戏的官方前传小说叙述,帕克和简在故事发生前已经分手,由于玛丽·简单方面加入《号角日报》的行为引起帕克反感,他们最终回归了朋友身份,并且好几个月没说话了。串联起来后,打杂厨师所在餐厅,恰恰是帕克和好友们的日常聚集地,他当然对事情的始末了如指掌。

   《漫威蜘蛛侠》中的斯坦·李,“小年轻吵吵架没什么”

  游戏《漫威:终极联盟2》中也有这么一位重要配角,甚至对故事还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反派钛甲人(Titanium Man)为了破坏约束能力者的「超人类注册法案」,并将其置于英雄们的对立面,不惜绑架了一批政客 —— 斯坦·李正是其中之一,也有不少与之相关的对话桥段。

  从2000年前后作为旁白配音,到之后成为可控角色,斯坦·李在游戏宇宙的地位逐渐攀升。2012年,首位“可玩”的斯坦·李登场于动视旗下的《超凡蜘蛛侠》,他被描绘为拥有蜘蛛侠相同的能力,开发商甚至为其制作了特殊任务,玩家需要收集散落于曼哈顿的手稿,最终拼凑成一部完整的漫画。

  《乐高漫威超级英雄》《乐高复仇者联盟》的开发商 Traveller's Tales 更是突发奇想,赋予了斯坦·李近乎逆天的能力,他可以化身为浩克、蜘蛛侠,甚至是雷神索尔和吞星者。而唯一不变的,则是那标志性的后梳银发,以及泛黄的大框眼镜。

  不难看出,在许多人未曾留意的角落,老爷子的跑龙套其实也是充满灵魂的。

  下一页:教练我想做游戏 教练,我想做游戏

  当然,斯坦·李与游戏的融合,并不仅仅只是扮演几个角色那么简单。在接受英国《卫报》的采访时,两个截然不同的回答无疑彰显了某种热忱。当被问及“是否对最近的超级英雄电影感到惊讶”时,老爷子神情自若的表示“预料之内”,而谈到游戏他却神情一转:“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就像一个奇迹。”

  斯坦·李曾在多个场合阐述过相同的观点,他认为电影和游戏都是令人兴奋的娱乐形式。但某种程度上,后者具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多样性,线性情节最终可以拆分为无数不同的走向,其中投入的精力显得不可估量,这恰恰是令人感叹的核心原因。

  

  我很惊讶,这些游戏看起来和最昂贵的电影一样好,有时甚至还要更好。在游戏中,故事与故事是并行且环环相扣的,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结构,一种完全不同的写作逻辑,我认为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漫威蜘蛛侠》的表现力相比电影确实不落下风

  这位漫画大亨似乎倾心于更为直接的交互方式,惊呼于自己融为了漫威世界的一部分。而与此同时,扮演 NPC 的经历又激发了更多想法,在《漫威:终极联盟2》发售后的采访中,他开始对这些内容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萌生出做游戏的念头:

  

  我很兴奋。我是说,我真的很激动。几年前,我从没想过人们会用不同的形式来塑造我的形象,更不用说电子游戏了。

  

  老实说,我没有参与开发,其中100%都归功于动视。但我通常对游戏的展示部分印象深刻,我告知工作人员,下次还有这种活动时最好让我在场,这样我就能够参与讨论了……如果我现在还年轻,我想做故事方面的工作,我非常想进入电子游戏行业,因为这相当令人兴奋。

  

   斯坦·李在《漫威:终极联盟2》中的政客形象

  很难想象,一位已经年过九旬的老人,在对待流行事物时还能迸发出如此鲜活的激情,他认为游戏可以视为吸引轻度用户关注品牌的重要手段。而与之对应的这股悸动,在斯坦·李逝世的三年前几乎成为了现实。

  2015年,他拉上旗下的 POW 娱乐公司,与开发商 F84 Games 进行合作,共同打造了《斯坦李的英雄命令》。游戏中,老爷子化身指挥英雄的领导者,给予玩家指示和任务。尽管作品不算出众,也很难说本人参与了多少内容创作,但从其晚年还养着一波内部编剧的行为来看,至少在项目层面,他乐于去探索和研发新的事物。

   《斯坦李的英雄命令》

  斯坦·李的逝世并不意味着超级英雄们将会鸣金收鼓,事实上,他在1998年就已从漫威抽身,只留下了一批鲜活、个性的独特角色。唯独令人叹惋的是,那个奔波于各个片场、童心未泯的“酱油老头”已经成为历史,也从没有哪个配角,如此彰显着标志性、时代性的重要意义。

  不过,我们也无需过于悲伤,那些金子般的创意仍将在主流文化中发光发热,而作为慰藉的是,老爷子也许已在天堂中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人生,操手起晚年心心念念的游戏事业 —— 也正如他生前所期待的那样,一如既往的充满了热情与活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