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有人說男兒就當投筆從戎,執劍披甲,鐵馬冰河。不,不是這樣的。沒有人是爲了血爲了殺戮而生的,只是烽火連天的亂世山河,爲了山河安定,世道安寧的大安靜。男子需要暫時捨棄內心風花雪月詩情畫意的小安靜。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想到戰爭,總會想到那首令人肝腸寸斷的一首詩:

隴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閨中妻子不知男人戰死,仍然想在夢中見到已成白骨的丈夫。如果說知道親人死去,雖然無比悲傷,但畢竟知道親人的下落,那也是一種告慰。然而閨中的可憐人兒啊,當災難和不幸降臨到身上,不但毫不覺察,反而滿懷着熱切美好的希望,還在夢境之中盼他早日歸來團聚,這纔是真正的悲劇。

“無定河邊骨”是現實,“春閨夢裏人”是夢境;“河邊骨”是悲哀是淒涼,“夢裏人”是期盼是欣喜。一虛一實,一枯一榮,一悲一喜,怎不讓人潸然淚下?

在這首詩裏,我看到的不是將士們如何的義無反顧奔赴戰場,不是戰場如何的悲壯慘烈、屍橫遍野,我看到的是家中寂寞守望的妻子。我看見她正在田間地頭種禾割麥,捋起衣袖擦着額上的汗水;我看見她正在院子裏撒食餵雞,時不時地踮起腳尖看看遠方的地平線;我看見她正疲憊地睡在冰冷的牀榻上,額上一絲皺紋嘴角一縷微笑做着甜甜的夢……

幸好,我未生在山河破碎的亂世。幸好,我不用擔當國仇家恨。幸好,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我可以做我自己,做一個安靜的人,不嗔恚、不邪見,不妄語,活在俗世紅塵裏。從開始是自己,到最後還是自己——那個安靜的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