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徐紅),一場新冠疫情讓相關的檢測試劑火了一把,卻似乎也打開了體外診斷試劑的降價之門。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南京地區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集中採購聯盟(下稱"南京採購聯盟")擬於近期進行體外診斷產品(IVD)的帶量採購,羅氏診斷等多家企業已經收到邀約函。這也意味着,南京將打響體外診斷產品(試劑)帶量採購的第一槍。而繼藥品、高值耗材之後,體外診斷試劑也有望迎來集採降價的時代。

據瞭解,接到邀約函的企業應在5月10日前確認是否參加談判,同時,文件還限定企業全部談判產品的整體降幅不低於30%。

雖然目前談判還未開始,接下來能否得以順利進行也還是未知數,不過有業內人士預計,"最終仍會有企業選擇應戰"。

在南京發出此次體外診斷試劑帶量採購邀約以前,湖北、黑龍江兩省相繼於近期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抗體檢測試劑的帶量採購,有效降低了產品的採購價。當時,便有市場觀點推測,雖然這僅僅是一個由疫情帶來的特殊檢測項目的集中採購案例,但或許會成爲打開降低醫療機構採購體外診斷試劑價格之門的導火索。

湖北省公佈的新冠試劑集中採購中標結果顯示,核酸檢測試劑盒擬中選價與3月底全省平均採購價相比,降幅81%;抗體(IgM/IgG)檢測試劑盒擬中選價降幅72%。按照目前湖北省單日最大8.9萬人份核酸檢測量統計,僅核酸試劑盒採購價格的下降每日可節省醫療費用800萬元。

與湖北的集採結果相比,黑龍江的抗體檢測試劑中標價雖有一定的回調,但整體降幅較集採前依然不小,因此仍具帶量採購意義。

image

圖|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檢測試劑集中採購結果

image

圖|黑龍江省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檢測試劑集中採購結果

除了湖北、黑龍江以外,福建省醫療保障局也在5月2日公佈了《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檢測試劑省級集中採購工作的通知》,集採產品同樣包括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體(IgM/IgG)檢測試劑盒兩種。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一直走在醫用耗材帶量採購的前列。在國家醫保局的指導下,2019年下半年,江蘇、安徽兩省率先進行了包括心血管介入器械、骨科植入(脊柱)類、骨科人工髖關節類等在內的部分高值醫用耗材的帶量採購試點,引發市場關注。同期,南京採購聯盟還參加了南京、淮安、泰州三市聯合組團開展的三次醫用耗材帶量集中採購,其中首次集採選擇了臨牀普遍使用的精密輸液器、靜脈輸液留置針、輸液港、預充式導管沖洗器等4類14個品種進行談判。

爲降低醫療機構採購體外診斷試劑的價格,2016年四川省曾首先開啓診斷試劑全省集中採購的模式,隨後,山西、安徽,陝西,海南、甘肅、內蒙古、吉林等多個省份也陸續跟進。不過,對比近期湖北、黑龍江兩省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帶量採購結果,目前的體外診斷試劑集中採購模式降價效果甚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