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北宋,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弱”。它不仅打不过契丹和女真,就连西夏的党项族都难以应付。到了后期,周边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更是不将北宋放在眼里。没事就寇边扰华,打赢了就让宋朝割地赔款,打输了就明年再来。这种状况让宋朝的历任统治者都苦不堪言,因此,宋神宗刚上位就立志要一雪前耻。

元丰四年,这个机会终于被宋神宗给等来了。当时,西夏国内发生内讧,梁太后囚禁了夏惠宗秉常,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宋神宗得知后,立即征调了五路大军,兵发西夏。史称“元丰五路伐夏”。

这五路大军中,李宪部出熙河路,种谔部出鄜延路,高遵裕部出环庆路,刘昌祚部出泾原路,王中正部出河东路。宋神宗将老本都拿出来,就是打算将西夏的兴、灵二州一举拿下。而这五路大军也没有让他失望,一路高歌猛进,将西夏军队打的节节败退。很快,李宪部便攻克了兰州,种谔部拿下了米脂、石州、夏州、银州等战略要地。

而进攻最为猛烈的则是环庆路的刘昌祚。刘昌祚是宋军烈士子弟出身,武力非凡。在之前出使辽国时就曾将辽国君臣给吓了个半死。而且此人踏实肯干,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知忠心报国。可是在这次的进攻中,却碰到了一个猪队友高遵裕。

高遵裕是个典型的官三代,爷爷是北宋开国功臣、抗辽英雄高琼。仗着自己的显赫身世,他一直不将其他四路统帅放在眼里。而且宋神宗还给了他一个重要的任务:节制刘昌祚。这让他就更牛气了。按作战计划,泾原、环庆两路合取灵州,可是在进攻的关键时刻高遵裕却没来。刘昌祚只好带着自己的五万人和西夏的十万大军死磕。没想到,他不仅将西夏的10万大军杀的落花流水,而且还一路打到西夏国都灵州城。

就在攻城之际,高遵裕赶来了。他嫉妒刘昌祚取得的功绩,让刘昌祚停止进攻,然后自己接管了指挥权。可他打起仗来却像个无头苍蝇,毫无章法不说,还哪里难攻打哪里。在他的“英明指挥”下,西夏军队终于是有了喘息的机会。18日后,西夏军队掘开了黄河堤坝,水淹宋军,并借机断了他们的粮道。

刘昌祚奋起杀敌,最终带着高遵裕和两万残兵败将班师回朝。而回去之后,战败的首要责任人高遵裕却没有受到过多的处罚,反而是刘昌祚背了黑锅。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