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的訓練問題就每況愈下:專用的F-16N假想敵飛機被裁撤,現役飛機又練不出什麼玩頭,美國海軍只能尋求私人防務承包商,將假想敵業務外包出去。但礙於成本所限,防務承包商也只能開着二代戰機和海軍的三代甚至四代戰機“對練”,明顯難以適應實戰需求。

而爲了解決這一問題,近日美國海軍航空兵的一名少校在學會期刊上稱,應該派遣一些“超級特工”級別的飛行員,去俄羅斯和中國手裏分別偷一批蘇-30、殲-10和殲-15,甚至是殲-20作爲假想敵飛機!

圖爲美國內華達克裏奇基地中的蘇-27早期型戰鬥機,已不堪使用。

這一啼笑皆非的說法,首先令筆者想到的是十多年前,流傳在各網絡社區裏的一篇雄文,那位作者煞有其事地詳細描述瞭如何接近“敵營”機場中的F-16戰鬥機,又應當如何將其開走並最終降落在中國機場上。當然,誰都能看出來這只是篇“娛樂大作”,編造出這個故事的作者,在字裏行間真正所要表達的,是中國空軍當時缺乏先進戰鬥機的酸楚,以及面對“強敵”的先進戰鬥機時“該如何是好”的隱憂。

圖爲海峽對岸的F-16A戰鬥機。

同樣的,這名在美國海軍航空兵服役的少校之所以會寫出“建議特工飛行員偷飛機來解決假想敵問題”這種雄文,其用意並不是要真的讓不存在的“超級特工”去潛入中俄腹地禁區把飛機偷回來——這本身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如果這位少校已經點明瞭,這種“不可能”是解決美國海空軍假想敵訓練問題的唯一方式,讀者就能夠得出一個清楚的結論:美海空軍中層對現有的假想敵訓練體系已經不滿到了極點,但也無可奈何。

圖爲美國空軍的F-22A戰鬥機,該機的復產已幾乎無任何希望。

事實上,“去偷飛機”更像是一句氣話,因爲這位少校原文中提及的幾個“梗”都引申至美國膾炙人口的英雄主義文藝作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沒有任何可行度可言。

而他另外在撰文中提到的其它幾個措施,看起來還稍微合理一些:比方說讓海空軍提高防務承包商的預算,好購置更強的飛機,比方說JAS-39;或者購置更多的F-18E/F,直接提高訓練部隊的飛機質量;又或是借用空軍的飛機來做假想敵演習工作……

圖爲1991年時的F-16N假想敵飛機,注意其“海軍陸戰隊”字樣的塗裝。

但很明顯,在海空軍預算都很緊張,每一分錢都要被國會老爺反覆審計來審計去的今天,這些“合理措施”要麼會被直接否決,要麼就淪爲兩院的打哈哈推皮球遊戲。

眼看着外包出去的私人防務承包商練不出好飛行員,這也難怪這名美國海軍航空兵的少校會“急火攻心”,寫出這種集荒誕不經、辛辣諷刺爲一體,讀着先笑後無言的“傳奇故事”了。

圖爲雙機進行編隊飛行表演的殲-20戰鬥機。

當然,現行美國海空軍這種“外包陪練”的做法是在十幾年前立下的“規矩”,在四代機未擴散,三代機尚屬先進的年代,防務承包商的陪練效果也不差。但隨着F-35戰鬥機的大量出口,以及殲-20的批量服役,美國海空軍的這一套老規矩悄然間正變得過時。但就和熟悉美國飛機操作的“超級特工”坐進佈滿中文或俄語的座艙裏,也一樣要束手無策那般,需要鉅款推進的美國海空軍訓練制度改革只能說是“難上加難”,談何容易!(利刃/TO)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