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阿波羅13號的故障是出現在成功登月之後,宇航員在月球上無法返回地球,那該怎麼辦。但值得慶幸的是,載人登月任務都取得了成功,並未發生宇航員滯留在月球的情況,演講稿最終也沒有用上。

從1969年至1972年,美國宇航局(NASA)先後進行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從阿波羅11號至17號。其中有6次成功,1次失敗,阿波羅13號沒能登上月球。

在阿波羅13號飛向月球的過程中,飛船上的氧氣罐突然發生了爆炸,導致氧氣和電力的供應嚴重不足。無奈之下,此次登月計劃不得不被迫終止,宇航員克服重重困難後,成功返回地球。

如果阿波羅13號的故障是出現在成功登月之後,宇航員在月球上無法返回地球,那該怎麼辦?

月球是太陽系中的第五大衛星,因月球被潮汐鎖定,所以它始終只有一面是朝向地球的。月球的表面不存在液態水,月表的白天溫度高達130攝氏度,而夜晚的溫度則降至零下170攝氏度,晝夜溫差大。月球的大氣層十分稀薄,幾乎是接近真空狀態,無法提供人類呼吸所需的氧氣。

月球環境極端惡劣,宇航員很難在那裏長時間生存。一旦物資耗盡,宇航員將可能面臨無計可施的窘境。如果宇航員被滯留在月球上,他們是否有自救的可能呢?

在《火星救援》中,宇航員沒有搭上返回地球的宇宙飛船,獨自一人被滯留在火星上。宇航員依靠居住艙內剩下的食物得以度日,但很快就面臨食物短缺問題。

此後,他開始用火星土壤來種植馬鈴薯,並取得了成功。當宇航局的地面工作人員得知該宇航員被滯留在火星上後,宇航局及時採取了一系列的救援活動,最後成功把他接回地球。

那麼,宇航員能否在月球上種植農作物,以實現食物的自給自足呢?

科學家在模擬月球土壤時,發現這些土壤對植物並無害處,但土壤缺乏營養物質。如果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可以實現用月壤來種植農作物。我國的嫦娥四號把種子攜帶到了月球表面後,發現種子在特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生長的。

不過,即便在月球上可以種植農作物,結果可能也是徒勞的。如果沒有提前準備大量的食物,從開始種植到成熟,需要經歷漫長的等待,缺乏物資的宇航員恐怕根本等不到莊稼成熟的那一天。

宇航員們在無法自救的情況下,只能等待地面宇航局的及時救援。那麼,在當年阿波羅登月期間,NASA是否提前準備了可隨時進行救援的阿波羅飛船呢?

事實上,在阿波羅載人登月期間,NASA並沒有準備好前往月球救援的火箭。如果重新安排一枚火箭發射升空,需要很長的準備時間。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2號相隔4個月,即使加快進度,至少也需要一個月,載人飛船內的食物無法維持宇航員撐過這麼長時間。

對於宇航員來說,在執行太空任務過程中必然會充滿着未知和危險。NASA早已做好了登月宇航員可能回不來的準備,爲此還準備了演講稿。

但值得慶幸的是,載人登月任務都取得了成功,並未發生宇航員滯留在月球的情況,演講稿最終也沒有用上。即便阿波羅13號登月失敗了,也是“最成功的失敗”,沒有宇航員喪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