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的時候,在韓國首爾旅行,坐地鐵時恰巧遇到兩個中國媽媽帶着三個孩子出來遊玩,於是就閒聊了幾句。

這兩位媽媽一個是中國威海市的漢族,一個延邊的朝鮮族,威海市的這位媽媽嫁的是中韓混血的韓國籍老公,生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而延邊朝鮮族的這位媽媽是跟中國籍的朝鮮族老公一起到首爾來打工定居的,養育了一位兒子。兩位媽媽都是家庭婦女在家帶孩子,不過都有微信在做微商生意,賣點韓國化妝品減肥產品人蔘產品之類的,衆所周知韓國的人蔘和化妝品都是一流的,很受中國人喜愛。

她們都不住在首爾市區裏,都住在首爾郊區,坐地鐵要一個小時左右,原因只有一個字“貴”,不管是買房和租房,都是很大一筆開銷。嫁了韓國籍老公的威海媽媽條件寬裕些,有自己的房子,而和朝鮮族老公一起來韓定居的延邊媽媽家庭,還沒能在首爾郊區買上一套房,只能是租,而且還只能租在首爾郊區,因爲便宜很多。

跟嫁給韓國老公的威海媽媽聊得比較多些,在聊到在韓國生孩子的事時,她說韓國人結婚率和生子率都很低,選擇單身的很多,於是韓國政府就出臺了不少政策,比如她們從懷孕開始,各種檢查都是免費的,還有一些孕中各種輔導,乃至準爸爸的各種輔導,都是免費的。生了孩子以後,還有免費的月嫂來幫忙,工資和喫住都不需要管,都是政府補助,最後孩子上幼兒園和讀書,一直到大學,都是免費的,總之就是韓國政府非常重視生子這個事情。

條件好些的威海媽媽是經常帶着兩個孩子回威海探親,她說對於中國還是有很深的感情,雖然自己也在學韓文,但同時也讓兩個孩子學中文,她說做人不能忘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