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人居環境中心主任、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教授侯京林從四川天香地權農場的具體案例來分析新時代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的探討

  中國小康網訊 劉建華 杭州報道 \n2018年11月10日,以“新時代、新休閒、新產業”爲主題的2018中國(國際)休閒發展論壇將在杭州隆重舉辦。本屆論壇由《小康》雜誌社和杭州市會展辦(發展會展業協調辦公室)共同主辦,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聯合主辦,杭州休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 \n辦,浙江大學飯店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杭州市休閒發展促進會共同協辦。

  當天大下午,在休閒論壇的第一場分論壇“田園綜合體與鄉村振興”討論現場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人居環境中心主任、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教授侯京林從四川天香地權農場的具體案例來分析新時代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的探討。

  侯京林說,新時代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對應的是生態文明的社會發展模式,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從實施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到至今已經到了瓶頸,沒辦法再繼續走下去。因爲家庭聯產承包製造成的是土地的破碎性,沒辦法集中規模性地發展。

  從2011年開始進行社會調查,到2014年正式開始實施,實施早的是國家連片貧困帶秦巴山的巴中恩陽區,當時這個地方非常貧困,爲什麼要找這個地方?因爲越窮的地方,農民要求的創新意願越強,他越容易參加新生事物。

  2014年3月19,在成都註冊了天香地權農場,之後註冊了子農場。農場發展到現在已經規劃面積跨了行政區域,涉及了兩個縣級的區,三個行政鄉,面積103.9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一共經歷了4年7個月。農場正在踐行的是一種以生態文明發展模式的創新,是符合社會主義發展方向道路的必然選擇。核心理念是集體所有制,人人是合夥人,戶戶是股東。“我們現在應該打開思路,不是鄉村就是鄉村,城市就是城市。在我們這個模式裏,就是從鄉村到城市是一體的,不分什麼鄉村城市,直接就破除城鄉兩元化。”

  具體怎麼做的?侯京林表示,開始必須要選擇產業:“這個產業不是我想的這個產業怎麼來增進利益我就怎麼做,而是要選擇符合當地自然條件、自然生態本身原有的,也就是當地在坐的各位政府領導想要做自己這個地方怎麼做?找解放以前的縣誌,看看那個時候縣誌當地的自然產品是什麼,核心爲什麼要這樣做,生態文明的發展模式工業化不是工業文明的工業化,工業文明的工業化是以石化工業作爲代表的,那生態文明發展模式的工業化它是以生物化學工業化。一句話就是種植出來的工業和養殖出來的工業,我們農場就以這種發展模式在做。”

  “農場除了已經被國家納入千企千鎮工程項目以外,還被評爲了農業部健康水產示範廠,從2014年3月19號開始進入生產以來,到今年的7月份,我們建成了9個水庫,這是千企千鎮的國家批文。” \n侯京林說道。

  “我們談到的農場不是一個單一的企業,它是一個集團公司。這個集團公司是以政府作爲一個集體股,外來資本作爲一個集體股,所有參與的農戶作爲一個集體股形成的PPP集體主義性質的集團公司。裏面既然是集團,首先要有的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要體現價值觀、人才觀、農場戰略、目標和願景。農場的主導產業是水蛭康養區,農場所做的已經不僅僅是休閒了,而是要以產業帶動健康,帶動健康整體的療養,以療養康養來帶動休閒,讓城市的人、農村的人都可以達到身體上的、思想上的全部放鬆。”

  農場要實現的是地權資本化,這個地權不是指的所有權,而是土地的經營權。

  耕地農場化,農民市民化。農場裏的農戶只要你加入進來,就要享受退休待遇和城市人是一樣的,直接進行身份轉換,成爲農業產業工人。

  村鎮齊鎮化,而不是像我們現在上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把生態環境全部破壞。

  產業導向,打造一個新的模式,先要定位精準的長效生態產業鏈條,這個生態產業鏈條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三十年到六十年。以生態長效的產業鏈條去再立它的核心產業和支撐產業以及配套產業,要實現這些,首先要有一個組織架構和管理團隊。“我在管理團隊這裏面主要是設計給予指導、給予諮詢,下面的都是執行人。”

  爲了農場的長遠發展,農場到目前爲止已經和國內外各行業多名專家、多家科研單位以及知名企業進行了合作,爲下一步的生產產業鏈實施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農場發展到現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着許多的困難和問題,多數涉及到國家法規的部門,這是農場資深發展解決不了的,需要得到國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和幫助,希望得到有志者共同的支持,以期符合社會主義發展的新生事物能順利走下去。”候京林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