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实现营收14.65亿元(YoY+44.87%)。接下来公司会继续加大共建的推广力度,通过共建快速扩大充电网的规模,从而掌握网络资源和流量入口,推动以充电运营+数据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实现公司平台化、轻资产运营的目标。

行情切换快,如何精准调仓换股?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及2019年一季报。2018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59.04亿元(YoY+15.64%)、归母净利1.79亿元(YoY-35.69%);2019Q1公司实现营收10.72亿元(YoY-10.31%)、归母净利0.36亿元(YoY-36.18%)。

点评:核心资产特来电2018年实现盈亏平衡,2019年有望首次盈利。2018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实现营收14.65亿元(YoY+44.87%);实现毛利润3.12亿元(YoY+26.87%)。2018年公司充电业务实现充电量11.3亿度,连续3年CAGR达195%;拥有用户数124万人,连续3年CAGR达112%。同时公司充电设备全年新增合同额也大幅增长,达7.5亿元(YoY+78%)。在这两方面影响下,2018年全年公司实现充电运营业务收入5.31亿元(YoY+153%)、充电设备销售收入7.51亿元(YoY+106%),充电业务全年实现了盈亏平衡。2019Q1公司实现充电量4.2亿度(YoY+116%),认为公司大概率将完成2019年股权激励承诺的22.5亿度的充电量目标。

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共建共享快速发展

公司2018年10月成功举办了首届共建合伙人大会,现场签约合伙人近100名。截至2018年底公司签约落地项目近120个,公司“共建模式”得到市场验证并广受市场青睐。接下来公司会继续加大共建的推广力度,通过共建快速扩大充电网的规模,从而掌握网络资源和流量入口,推动以充电运营+数据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实现公司平台化、轻资产运营的目标。

传统箱变业务稳健发展,继续巩固轨交行业的领先地位

2018年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收41.88亿元(YoY+7.11%);毛利润9.49亿元(YoY-7.70%)。报告期内公司顺利中标了乌格、兰新、愉怀等多个铁路大线项目和青岛机场、青岛地铁1号线、青岛地铁8号线、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项目,继续巩固了公司在轨交、机场行业的领先地位。

研发继续加强,紧跟行业技术发展

2018年公司攻克了17项支撑电动汽车充电网的关键技术。此外,公司继续加强“汽车充电网”和“新能源微网”的双向融合,实现充电、放电双向流动的功能,通过低谷充电、高峰卖电,引导用户参与到国家电网的削峰填谷,同时实现用户、企业、电网的共同价值。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公司主要子公司特来电经过股权激励后的权益摊薄等因素,调整2019、2020年公司EPS预测值分别为0.48、0.85元人民币,同时引入2021年EPS预测值1.43元人民币,分别对应P/E为40.79倍、22.98倍、13.74倍,继续维持其“强烈推荐”评级,维持其2019年目标价22.84元不变。

风险提示:特来电新增充电站规模不及预期;特来电用户数增长不及预期;新能源车保有量增速低于预期;国家新能源车政策发生较大变化;传统业务出现下滑等。(研报内容摘自广证恒生证券)

声明:本栏目研报内容均摘取自第三方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在看,你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