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色外套,黑色褲子,說話時總是面帶微笑,言辭間充滿樸實。——這是11月3日,記者在精河縣見到博州和安公司精河分公司駕駛員張中華時的第一印象。

張中華在清理自己的車子。

採訪是在張中華等待乘客的間隙進行的,急促的電話鈴聲不時打斷我們的對話。“放心,我一定準時去接你。”“小事,捎個東西不收錢。”張中華一邊接電話,一邊向記者投以抱歉的目光。

張中華今年56歲,河南周口人,年少時隨親戚來到精河縣託託鎮定居。他開過拖拉機、跑過長途運輸。過久了在外奔波的生活,張中華開始嚮往能夠有一份離家近的工作。2006年,他開起了線路車,主要往返於託託鎮和精河縣城之間。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12年。

12年間,有乘客將手機、錢包落在車上,張中華無一例外地完璧歸趙;有鄉鄰遇到突發狀況,張中華第一時間去幫忙。

張中華清晰地記得,有一次,他載着乘客從精河縣城回託託鎮,車駛出縣城10分鐘後,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了起來。“這裏有部手機。”“這是誰的手機啊?”車中的乘客一陣躁動。憑直覺,張中華判斷這是之前的乘客落下的,他將車靠邊,接通了電話。“你好,我是鐵路工程施工方人員,我在等一個特別重要的電話,剛發現手機不見了……”電話那頭的人因爲着急已經有點語無倫次。張中華立即回覆他說 :“在下車的地方等我,我給您送回去。”他向車上的乘客講清緣由後,調轉車頭返回縣城將手機送還給失主。失主見到失而復得的手機,從錢包裏拿出兩百元塞給張中華,卻被他婉言拒絕了。

張中華說:“我就多跑了十里路,他卻省去了焦急的等待。我爲自己能替他人解憂而高興。”

將失主落下的錢包送到火車站;將失主遺落的鑰匙送至家門口……像這樣將失物送還的事情,張中華不知幹了多少件。他也養成了一個習慣,乘客下車時,他總是反覆提醒他們帶好各自的行李物品。

“現在,乘客很少在我車上落東西了,說明我的提醒還是蠻奏效的。”張中華高興地說。

拾金不昧、拾物不貪的品質,讓張中華成爲備受乘客青睞的駕駛員。現在,很多人都認準了張中華,經常有人提前約車,他的車經常滿座。“這就是誠信帶給我的‘好運氣’。”張中華略顯自豪地說。

其實,好運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用心服務。爲了方便乘客,張中華每次都到乘客指定地點接送,但20元的乘車價格,卻從來沒有變過。“乘客有時帶着孩子,有時帶着行李,找車不方便,接他們就是一腳油門的事。”張中華輕描淡寫地說。

除了接送乘客,張中華還是“捎帶物品達人”和“急救隊員”,幾乎每次出車都有人託他捎東西,而他對這樣的請求總是爽快答應,捎帶的次數多了,有的人覺得不好意思,就會給張中華一點費用以示感謝,而張中華卻說:“給你捎串鑰匙,就等於你把整個家都交給我了,這對我是多大的信任啊,我怎麼能收你錢呢!”

說起“急救隊員”,和張中華同鄉的段愛珍更是感激不盡。有一天凌晨4點,段愛珍的家人突發疾病,慌亂之中段愛珍撥通了張中華的電話,熟睡中的張中華接到電話後迅速開車將段愛珍家人送到了精河縣人民醫院。當得知一切無恙後,張中華悄然離開,每每想起這件事,段愛珍的內心都激起一陣暖流,她爲身邊有這樣的好人而感到慶幸。

文圖/王亞萍 庫爾班江·馬木提

監審/金多 編審/田雨梅 編輯/安曉龍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