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門立交橋因其勢之磅礴、地形之複雜、道路之曲折已被北京人民評選爲世界第八大奇蹟。據說已經被北京旅遊局開發爲一新的旅遊景點,但只適合北京七日以上游的旅行團,因爲即使車技最精湛、方向感最強烈的旅行車司機也需要至少7天才能盤下西直門立交橋。

  舉例說明西直門立交橋之地形複雜:在西直門立交橋,從西向南行使,在其它的地方就是簡單的右轉,而在著名景點西直門立交橋需要先向東過西二環,連續右轉進入西二環東側道路向北行駛,穿越西直門大街後再連續右轉,進入西直門大街北側道路向西行駛,再度穿越西二環,連續右轉才最終進入西二環西側道路向南行駛。就是繞完n個360度的圈圈,直到繞出聯通公司的中國結標誌後,遂右轉成功。

  

  有網友嘆息道:“如果西直門橋早修400年,李自成絕對進不了北京城”。還有消息稱,西直門立交橋已經被政府確定爲反恐基地:如有恐怖分子膽敢入侵北京,只要我們把他們成功地引向著名的西直門立交橋,恐怖分子絕對暈頭轉向,即使迷途知返也返不成功,直至最後乖乖投降。

  去西直門立交橋的司機很多,但是迄今爲止能成功繞出西直門橋的司機很少。此橋不僅地形複雜,而且交通標識很混亂:上了西直門立交橋你感覺是往你要去的方向走,可是到後來你會發現是朝相反的方向走。所以據北京司機稱,此橋上去之後就下不來,只能在上面繞了一圈又一圈,繞了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 …斗轉星移,週而復始。很多司機因爲不堪折磨,最後紛紛選擇直接從西直門橋上跳下來了事。

  所以我認爲,大部分司機不願意從西直門橋經過的另一個原因還在於,他們怕被因絕望而從西直門立交橋上跳下來的其他司機砸着。

  

  北京有很多大受西直門立交橋之害的司機以及他們的親戚、朋友、同事等等在互聯網上、報刊上、電視裏對該橋的設計者-北京市政設計研究總院四所副總工程師-聶大華同志展開了規模宏大的批評乃至人生攻擊,有人甚至建議將聶大華同志綁在西直門立交橋上比較高的地方,讓她找找她設計上的漏洞(有材料表明,西直門立交橋有些問題是先天設計問題,但有些問題y則是有關部門強行修改圖紙造成的)。

  

  其實,人民羣衆沒有看出設計者聶大華同志以及那些強行修改圖紙的有關部門同志的一片苦心:他們是借用西直門立交橋的設計,給北京人民、甚至全中國人民明顯的信號,來諷喻中國的教育體制。

  朋友們看,我國的教育體制與西直門立交橋何其相似:

  少數設計者與管理者的無能讓成百上千萬人被迫跟着愚昧。

  教育體制中的很多東西就像西直門橋的設計一樣,大家明知道是不合理甚至錯的,但只能跟着做。

  我們的教育體制和西直門立交橋一樣,其實原本可以不讓老百姓走得這麼辛苦的,很多的曲折彎路都是人爲造成的,同時也是於人無益,於事無助的。

  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十幾年的心血,最後發現自己還是在原地踏步。

  你明明心裏是有目標的,但是你在這個體制中辛苦奮鬥很多年,到頭來發現自己卻離目標越來越遠。

  西直門立交橋的擁堵問題亟待解決,而我們的教育體制也應當更合理地分流,不應年復一年地讓成百上千萬的孩子們擁堵在高考的獨木橋上。

  明明老百姓怨聲載道,但就是不改。西直門立交橋仍在,中國教育的改革也只是停留於口號。

  錢學森老人在臨終前發出巨問:“爲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我想,錢老在離開我們之前一定還呼籲過:“改造西直門立交橋,改革中國教育體制!”

  (寫在文後的一件真實的事:我的一位朋友是大學英文教授,同時也是國內最優秀的高級譯員之一。一日,她兒子拿他初中英文閱讀理解題讓她做,結果10道多項選擇題,根據老師的答案,她錯了3道。我朋友很受打擊,爲撫平心靈創傷,她便拿這道題去請她的英國朋友做,結果該英國朋友10道題錯了5道。 老師對此評論到:“看來英國人的英語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Yaling寫於2010年7月27日

  來源:心靈花園的慢樂生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