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共勉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支撑,一个企业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与发展。如果没有了文化理念的支撑,那么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等于失去了“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发展之基。

渤海人寿以“同仁共勉”作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力量,并将之视为企业发展的“传家宝”,是每个渤海人的“必修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企业文化在点滴细微间,潜移默化影响着组织中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本栏目将陆续刊登渤海人寿员工对“同仁共勉”的部分感悟文章,期待与您一起品味、共同成长。

同仁共勉之感悟 

天津分公司合规风控部—杨昆

初次接触“同仁共勉十条”就被它的博大精深所震撼,简单的十句话,涵盖了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反省,我们要以它为标杆,查找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有用的人。

1

团体以和睦为兴盛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消逝;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凝聚力量;一个人,只有依托集体,才能实现价值。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何况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团体?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就事业,然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而言,和睦是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有和睦才可能有家庭幸福、国家兴旺和世界和平、共同进步。

2

精进以持恒为准则

有一句古训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越要坚持到最后。电话的发明家贝尔只不过是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个旋钮多旋了几圈,一个改变世界的发明就这样诞生了,而在这之前爱迪生及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电话不可行而放弃了实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惰性,这是正常的,但必须自觉地加以克服,以勇猛心去破除。“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道出了持恒的重要意义,一时之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

健康是慎食为良药

身心健康是根本,如果一个人失去健康的身体和心灵,则生命将会常常处于痛苦之中,那么要想在生活之中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身体方面,我们要选择合于健康的食品,按规律进食,按身体所需吸收充足的营养;精神方面,多汲取正面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远离假、丑、恶,弘扬真、善、美,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4

争议以宽恕为旨要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执、摩擦,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人处世的智慧之一就是宽容他人。宽容别人方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宽容他人的过错,就会赢得朋友,赢得别人的佩服与尊敬。蔺相如位尊人上,廉颇不服,屡次挑衅,相如仍以国家利益为上,以社稷为重,处处忍让而终使廉颇负荆请罪,这就是度量大。

5

长幼以慈爱为进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脍炙人口的格言,也是最让人感觉到温暖如春和浓厚人情味的表述。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长者有慈爱之心,对幼者给予关爱、帮助;幼者有敬长之德,以学习长者的知识、经验,由此长幼皆有进德。

6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为达到其父的书法境界,潜心钻研、勤习苦练,染黑了无数缸水,终于成为与父齐名的大书法家。以上案例均告诉我们,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有所作为。

7

待人以志诚为基石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首先,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状况和人格高尚的表现。其次,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能否赢得别人尊重和友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失去“信”,就像车子没有轮中的关键一样,是一步也不能行走的。孔子在谈到统治者怎样才能得到老百姓信任时说:“民无信不立”,如果一个国家对老百姓不讲诚信,就必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只有对老百姓讲诚信,才能够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8

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谦恭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古人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正如一只杯子,如果装满了水,要继续往里面倒水是不可能承受得住的,一定会倒多少溢出多少,而一只空杯子,才可以往里面注入并承受清水,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9

凡事以预立而不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否则将徒劳无功。事前准备是关键一环,周密的计划、详尽的部署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做好预测工作,根据已知的情况和条件来推测未知的结果。要积极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有关信息,做好处理预案,以便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事半功倍。

10

接物以谨慎为根本

待人接物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可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谨于言,慎于行,心中应明白事情的轻重,哪些话该说或不该说,哪些行为该做不该做,自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弄清楚之后,才能在处理过程中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也就是要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这一切的根本前提就是谨慎,这正是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的体现。否则,盲目从事,反而会失去工作的准确性,最终欲速而不达,无法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因此,谨慎从事,正是达成良好效果的根本,否则无法形成“敬业乐群”的企业氛围。

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要将同仁共勉十条做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尊老爱幼、禁言慎行、团结同事、扎实进取,为国家、社会、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